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94 道试题

1 .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2020年北京市人口要控制在2300万以内。读2013~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3年至2018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密度比2018年低
C.2019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3%
D.2017年至 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
2.2017年至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过高的房价B.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C.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D.严格的人口政策
3.针对材料显示的人口问题,北京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适当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年龄结构均衡发展
②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③优化产业结构,适度发展养老产业
④放松落户政策,缓解劳动力不足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4-05-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2016-2021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年份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     
A.2016年B.2018年C.2020年D.2021年
2.针对图中该省区出现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减轻养育负担②消除性别歧视③延迟退休年龄④提高教育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人口总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由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构成。生育率通常指一年内出生活婴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下图示意印度历年总抚养比、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儿童抚养比、生育率、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B.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C.生育率、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D.生育率、老年抚养比、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
2.对该国100年间生育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人口政策B.经济水平C.人口迁移D.自然灾害
2024-05-1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胡焕庸线”(如下图)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又称“黑河——腾冲线”,是指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云南省腾冲县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的人口远少于东南半壁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面积较小B.生态环境脆弱C.生育政策严格D.矿产资源缺乏
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3.当前,为增加西北半壁的人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力发展工业和农业B.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C.增加资源的开采力度D.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2024-05-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性别比即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23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情况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3年江苏省省外流入人口中(     
A.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B.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
2.与2000年相比,2023年江苏省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家庭婚姻B.交通通讯C.工程建设D.产业结构
2024-05-12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户籍人口是常住地与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系统登记地址一致的人口。S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21世纪初,S市制造业发展迅速。下图示意S市200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S市2005年户籍人口中,55—60岁人口较多,主要是由于(     
A.鼓励生育政策B.医疗条件改善C.放开落户政策D.工业迅速发展
2.制造业发展迅速,导致S市2005年(     
A.劳动力自然增长多B.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C.家庭抚养明显减轻D.青年人口大量流入
2024-05-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题

7 . 继2022年全国人口转向后,2023年某直辖市在全国中心城市中率先出现人口转向。资料显示,当年该市出生人口17.88万人,死亡人口 28.5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线。图为该市部分人口信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直辖市为(     
A.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
2.关于该直辖市人口通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人口自然通缩为主②以人口机械通缩为主
③城镇人口通缩最严重④乡村人口通缩最严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为缓解人口通缩进程,该市未来需要加强的措施是(     
A.加强城乡人口流动B.政策鼓励人口生育
C.政策限制人口外流D.发展产业虹吸人才
2024-05-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高三质量联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人口数据来看,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总和生育率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倒数第二,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虽然2023年三季度结婚登记的对数略有上升,但是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并未显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并未显现的原因有(     
①生育观念改变②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③生育成本提高④功利性生育增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就目前来看,2024年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可能会有小幅反弹,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②2023年结婚对数有所增长
③龙有吉祥寓意,龙年存在生育小高峰④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有关生育率持续下滑带来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政府债务压力增大B.储蓄率和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
C.家庭户规模趋向小型化D.医药、养老、医疗等行业发展快
2024-05-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9 . 人口的流失对区域发展影响巨大。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间,黑龙江省人口总数减少超646万人,人口增量全国垫底。下图示意与2010年六普相比,2020年七普黑龙江全省人口大规模流失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黑龙江省内部人口流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自然条件差异明显
C.老龄化问题差异大D.省内经济差异显著
2.推测黑龙江省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的主导产业是(     
A.煤炭产业B.钢铁产业C.林业D.粮食种植业
3.为缓解图示人口问题,当地应(     
A.推广全域旅游,突出哈尔滨的中心地位
B.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回流
C.推广现代农业,引导农民进城务工
D.优化人才政策,宣传本省历史留住人才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人口零增长是人口增减处于平衡状态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我国“人口零增长”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B.东北地区早于西南地区
C.意味着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减轻就业压力
2.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口容量B.适度调整户籍管理制度
C.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D.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2024-05-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