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4 道试题

1 . 小学在校生人数是反映该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2015——2020年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四市的小学在校生人数及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5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2020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增长率/%
46.457.323.5
93.8112.520.0
41.739.4-5.5
207.4202.5-2.4
1.甲乙丙丁四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合肥乙:广州丙:哈尔滨丁:重庆B.甲:广州乙:合肥丙:重庆丁:哈尔滨
C.甲:合肥乙:重庆丙:哈尔滨丁:广州D.甲:哈尔滨乙:广州丙:合肥丁:重庆
2.关于甲城市在校生人数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人口红利B.增加就业压力C.扩大就业规模D.加重养老负担
2024-05-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 . 据《世界移民报告(2022)》,印度海外移民数量达1800万人,是世界第一大移民输出国。印度政府将海外印度人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高级技工及学生;另一类是技术水平较低或不具备技术水平的工人。受各种因素影响,21世纪初海外印度人出现回流迹象,后回流人数不断增多。下表示意2021年海外印度人目的地国家(移民人数超过100万)分布及人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美国

阿联酋

马来西亚

沙特

缅甸

英国

加拿大

斯里兰卡

南非

科威特

人数(万人)

446

343

299

259

201

176

169

161

156

103

1.技术水平较低的印度人迁移优先选择的目的地国家是(     
A.加拿大B.南非C.阿联酋D.英国
2.21世纪初回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印度人大多从事的行业是(     
A.信息技术B.纺织服装C.机械制造D.能源开采
3.印度吸引海外印度人回流的物质条件基础是(     
A.移民回流政策改进B.国际政治地位提高
C.民族文化意识增强D.经济社会环境改善
2024-05-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豫南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

3 . “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大量流失、失去活力的城市。下图是我国收缩型城市分布图,中国东北地收缩较为严重,为此有“中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进行“撤街设镇”,将外围城区的部分街道改为乡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相关地区城市“收缩”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收缩型城市最多的原因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
B.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收缩的原因是行政地位下降
C.珠三角地区收缩型城市的原因是大城市的吸引
D.中部地区收缩型城市的原因是该地区高速城镇化
2.伊春市推动外围城区“撤街设镇”的主要目的是(     
①收缩主城区规模,减少城市的管理成本②改善城乡混管状况,提高交通便捷程度
③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④控制主城区人口数量,降低商品房价格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面对城市的收缩,正确的应对措施有(     
①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回流
②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③加快新城、新区建设,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④精减城市规模,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024-05-23更新 | 4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宁省高三重点高中协作校联考高三第二次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近年来,中国人口流动的城乡结构出现转变,将对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化及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图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类型及规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     
①乡一城流动人口增长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②总体省际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大且还在不断增长
③各类型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占比都有很大变动④城一乡流动成为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流类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应对城一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对策有(     
①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要大量迁出人口②迁入地城镇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③严格控制人口迁出,保持城市人口稳定④流出地营造适合产业转移和人口回流的良好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5-23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一般技能劳动力相比,高技能劳动力主要从事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下图示意2010~2015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高技能和一般技能劳动力的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新疆高技能劳动力净迁移率较高,主要由于当地(     
A.自然环境舒适B.政策支持力度大
C.生活成本较低D.高新技术企业多
2.与一般技能劳动力相比,高技能劳动力的跨省迁移(     
A.整体规模更大B.受迁移距离限制较大
C.路径方向相反D.看重文化服务舒适性
2024-05-23更新 | 71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中高收入群体,近年来表现出向乡村迁移的趋势。某课题研究小组对苏沪地区的一些村落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迁移到这些村落的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在乡村的生活特点主要分半居半投资和纯居住两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在乡村的投资主要是(     
①乡村旅游②有机农业③文化创意④体育赛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在乡村投资的主要担忧有(     
①投资环境②社会流动性③劳务供需④房地产交易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3.城市中高收入群体迁移到乡村对当地的影响有(     
A.乡村的居住空间发生巨大改变B.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C.乡村内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D.创业活动使乡村经济同质化发展
2024-05-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7 . 改革开放以来,川渝地区人口区际流动以人口净流出为主,人口主要流向西藏、新疆、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7个省市。每年秋季部分川渝人会到新疆采棉,有经验的采棉人总是先到南疆再去北疆。下图示意2000~2016年川渝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川渝人口流入江浙沪和新疆的异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务工行业相同B.年龄结构不同C.工作时长相同D.外出目的不同
2.川渝采棉人先到南疆再去北疆的主要目的是(     
A.延长务工时间B.增加日均收入C.提高务工效率D.遵循政府规定
3.2010年以来川渝地区的人口流动趋势对当地的影响是(     
A.提高城镇化水平B.提高农业科技水平C.抑制房地产过热D.加剧人口老龄化
2024-05-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表示意2000年、2010年和2019年上海市和安徽省城镇和农村人口老龄化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2000年人口老龄化比重2010年人口老龄化比重2019年人口老龄化比重
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
上海市11.2313.789.8912.1416.1616.99
安徽省6.557.808.5211.5111.4917.04
1.2000~2019年间,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较上海变化更显著,主要是因为安徽(     
A.城市化水平提高B.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低C.农村劳动力外流D.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2.为解决安徽省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产生的问题,可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①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②鼓励青年回乡创业③完善农村养老服务④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4更新 | 36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下表为20122018年我国某地级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户籍人口/万人1055.361053.241051.421042.651061.551070.071070.83
常住人口/万人767.34771.60782.30790.15799.10809.26820.72
1.推测该市2015年后户籍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婚育观念发生变化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C.国家生育政策调整D.居民受教育水平提升
2.表中常住人口的变化将会导致该市(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B.就业岗位数量减少
C.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D.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优化

10 . 广东省县域人口流动呈现“外散内聚”的特点,“外散”指县域内劳动力和人口向外部地区流动,“内聚”指县域内人口向县城或中心城镇集聚。2023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将县城分为“①人口流失县城②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③农产品主产区县城④专业功能区县城⑤大城市周边县城”五类。结合材料及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广东省县域发展特点包括(     
A.城市化水平偏高B.工业发展层次高C.居民收入增长快D.服务业发展较快
2.在“外散内聚”的人群中(     
A.“外散”目的地是北京上海B.“外散”引领者是青壮年劳动力
C.“内聚”多来自中西部乡村D.“内聚”多从事养殖业和制造业
3.五种县城分类与图2模式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B.④乙C.⑤丙D.③丁
2024-05-0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