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地区中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称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邻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的城市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按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将城市分为滞后型、中等型、较发达型、发达型。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城市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的(     
A.交通联系不便B.信息交流较少C.产业部门类似D.产业联系较弱
2.京津冀城市群缺少较发达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型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B.中等型城市竞争严重
C.除发达型城市外,其余城市人口规模较小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3.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A.服务范围拓展B.服务功能转移C.服务职能增加D.服务对象转变
2023-10-16更新 | 999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前置仓是生鲜企业在区域中心仓的基础上设置的小型仓库,以辅助产品配送。下图是“我国某生鲜电商企业运营模式图”,顾客通过手机App发送订单信息。虚线部分为新增的配送环节。完成下题。

与区域中心仓相比,前置仓(     
A.服务范围较大B.服务种类较多
C.服务等级较高D.相互距离较近

3 . 肯尼亚是东非国家,首都内罗毕是诸多国际组织总部和分支机构的所在地。蒙巴萨作为肯尼亚唯一的港口城市,是东非地区的门户,战略地位重要。自独立以来,肯尼亚延续了殖民统治时期的城市发展格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大型城市规模急剧增长。肯尼亚当前的城市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南部密集、北部稀疏的分布格局,主要城市沿殖民统治时期修建的铁路呈东西向分布。图示意肯尼亚主要城市与人口分布概况。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1999—2019年肯尼亚人口分布(     
①重心由西北向东南移动
②重心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③整体呈现“东、北部密集,西、南部稀疏”的空间格局
④整体呈现“西、南部密集,东、北部稀疏”的空间格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自肯尼亚独立以来,加剧该国人口区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居住条件B.自然资源
C.经济发展水平D.海港服务设施
3.为优化肯尼亚城市体系格局,亟须(     
A.在肯尼亚南部地区建设节点城市B.政府适当鼓励城市人口回流农村
C.大力升级蒙巴萨的港口基础设施D.投入资金建设肯尼亚南北向铁路
2023·广东·模拟预测
名校

4 . 京张高铁(北京张家口)于2019年开通,完善了京张两地的交通线路布局,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在京张高铁的带动下,沿线站点附近的区县发展迅速,交通条件均有所改善,该区域经济格局由北京张家口双中心模式扩展到核心市区周边区县多等级中心模式。下图示意京张高铁站点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京张高铁开通后交通通达度得到明显提升的是(     
A.昌平区B.宣化区C.怀来县D.张家口市
2.多等级中心模式形成后,(     
A.城市群建设进程加快B.张家口城市等级提升
C.区域的产业规模扩大D.北京的辐射范围缩小

5 .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内每个城市的职能各具特色并实现较高的一体化水平。日本东京都市圈(下图)由“一都三县”组成,面积、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居世界第一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东京都心为中心,半径50千米以内城市(区)的主要职能为(     
A.商业金融B.交通运输C.文化教育D.工业制造
2.东京都市圈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中心城市的规模B.交通设施的完善
C.周围城市的数量D.区域的人口密度
3.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都心(     
A.人口老龄化程度减弱B.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加大
C.“热岛效应”增强D.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减弱

6 . 下图是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城镇人口规模大小。读图,完成小题。

   

下列关于图中港口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P1的服务范围与人口规模均大于P2
B.P1形成时间早,腹地范围大于P2
C.P1和P2的服务范围是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向四周扩展
D.P1与P2的城市等级与职能完全相同
7 . 集聚也是影响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阅读大型购物商场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集聚在美食街和大型购物商场的服务业种类有什么区别?
(2)集聚效应会给商家带来哪些利弊?
2023-09-0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二 教材思考题 第三章

8 . 经济圈,又称大城市群,以一个地区内实力强大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不同等级城市集合而成。城市群的推进,有利于区域内各种经济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左图是正在建设的合肥经济圈简图,右图中甲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合肥经济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城市等级有三级B.甲城市等级与马鞍山市一致
C.图示县的数量最多D.图中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
2.甲城市四地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 ,其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① 低级住宅区B.② 行政区C.③ 商业区D.④ 高级住宅区

9 . 为了打破户籍制度束缚下的人才流动障碍,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全国各地相继实施了多样化的人才激励政策。数据显示人才政策对二线、三线和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户籍净迁移人口的正效应较为显著,二线城市的系数最大,三线城市次之,四线及以下城市最小,对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落户决策没有影响。下图为2010—2019年出台人才政策的城市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1.对我国出台人才政策城市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各级别、各区域城市集中发力,情况基本一致
B.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城市数量逐渐下降
C.一线和二线城市数量远高于三四五线城市
D.一线城市数量远低于二线城市数量
2.东部城市和一、二线城市出台人才政策的城市占比较多的原因在于(     
A.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发展比第三产业更需要集聚
B.城市化发展初期人口应主要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靠拢
C.城市发展依赖资本与产业,更需提高城市人才竞争力
D.盲目抢占人才,限制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发展
3.人才政策对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落户决策影响小的原因不包括(     
A.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
B.一线城市环境质量差
C.部分一线城市出台了相关政策用于疏解人口
D.其他城市从政策层面提升了引才竞争力

10 . 城乡聚落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一系列不同大小、不同等级的城乡聚落,包括城市、集镇、乡村、居民点等各种形式。它们按照一定方式组合,共同构成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深入探讨其空间发展模式和发展潜能,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对推动城乡聚落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汾河流域的上游地带城乡聚落体系发展潜能较差。左图示意汾河流域聚落体系,右图为汾河流域聚落体系一体化发展空间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在汾河流域聚落体系中,对区域发展带动作用最强的是(     
A.大中城市B.优势村镇C.特色镇D.一般村落
2.从自然条件分析,汾河流域上游城乡聚落发展潜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     
A.水源短缺,水质较差B.夏季汛期,河流易泛滥
C.黄土深厚,多发滑坡D.地形崎岖,平地面积小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