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0 道试题

1 .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但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规模化亮点区块。2017年7月17日,武汉市政府确定长江新城项目落户湖泊环绕、开发程度低的谌家砚,包含有“长江绿谷”之称的武湖等区块。图为武汉长江新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长江新城定位为“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扶持,劳动力很丰富B.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
C.地价较高,基础设施完善D.沿江伸展,生态环境良好
2.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处主要是(     
A.分散城市职能,收缩服务范围B.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C.完善功能分区,优化空间结构D.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市等级
2024-06-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地理试卷

2 . 高学历人才就业迁移是经济机会下的理性决策,传统形式是从低等级城市向高等级城市的梯次迁移,一线城市更容易吸引高学历人才集聚。但近年来,出现部分高学历人才“逃离北上广”的现象。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武汉市是中部地区新一线城市主要的人才流入地。图为“以武汉为目的地的高学历人才跨城市等级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迁入武汉的高学历人才中,应届生一线城市逆向梯次迁移意愿占比流深圳最低,主要原因是(     
A.深圳高等院校少,应届高学历人才数量小
B.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就业机会比武汉要多
C.武汉与深圳人才交流合作少,人才引进不便
D.深圳高等院校学生鲜有湖北籍,缺乏乡缘情
2.与非应届生跨城市等级迁移相比,应届生的优势是(     
A.获得学历等级更高、失业风险更低
B.社会资源积累丰富,适应能力更强
C.对就业职位要求低,就业机会更多
D.受家庭因素限制小,迁移意愿更高
3.武汉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吸引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高学历人才迁入的有利因素分别是(     
A.户籍优惠政策、乡土情结B.基础配套设施、子女教育
C.生活成本、社会服务水平D.工资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2024-06-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

3 . 城乡聚落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一系列不同大小,不同等级的城乡聚落,包括城市,集镇、乡村,居民点等各种形式,它们按照一定方式组合,共同构成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深入探讨其空间发展模式和发展潜能,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对推动城乡聚落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汾河流域的上游地带城乡聚落体系发展潜能最差。左图示意汾河流域聚落体系,右图为汾河流域聚落体系一体化发展空间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汾河流域聚落体系中,对区域发展带动作用最强的是(     
A.特色村B.特色镇C.县级市D.大中城市
2.从自然条件分析,汾河流域上游城乡聚落发展潜能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平地面积小B.气候严寒,冬季多暴雪
C.黄土深厚,肥力较好D.水源短缺,水质较差
2024-06-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下表为某省四类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情况统计表(“✔”表示该城市具有的职能)。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小学

重点中学

地方性大学

重点大学

1.由表格信息,可以推断等级最低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
2.由表格信息,可以推断空间分布密度最小的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
3.城市群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密切联系,在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城市规模最大、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波士顿B.纽约C.华盛顿D.费城
2024-06-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城市群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功能分工深化对形成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起重要作用。通常用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来测度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图下。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

注: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包括通用航空、仓储和邮政快递、生产性租赁、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培训、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等。

1.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越高,说明中心城市相较于外围城市(     
A.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增速越慢B.制造业从业人数增速越快
C.第二产业越发达D.第三产业越发达
2.提升中原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做大做强郑州的先进制造业              ②强化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
③大力发展许昌等地的服务业              ④提升郑州的金融服务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4-06-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平许济洛四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6 . 下图示意北部湾位置,下表示意2018年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经济联系强度,数值越大,表示经济联系强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
南宁4.345.8113.394.6511.53
北海4.340.141.371.380.11
防城港5.810.143.910.460.17
钦州13.391.373.910.770.25
玉林4.651.380.460.770.38
崇左11.530.110.170.250.38
1.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     
A.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弱
B.港口城市辐射作用更强
C.内部经济空间联系差异小
D.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2.在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广西各市中,南宁与玉林经济相互带动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是(     
A.玉林经济受广东省影响大
B.南宁经济受海南省影响大
C.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小
D.两地交通运输不通畅
3.为提高北海和防城港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扩大海洋资源开发B.提高城市等级
C.产业分工错位发展D.扩大城市范围

7 . 前置仓是生鲜企业在区域中心仓的基础上设置的小型仓库,以辅助产品配送。下图示意我国某生鲜电商企业运营模式,顾客通过手机APP发送订单信息。虚线部分为新增的配送环节。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区域中心仓相比,前置仓(     
A.相互距离较近,配送种类较少B.相互距离较远,配送种类较少
C.相互距离较近,配送种类较多D.相互距离较远,配送种类较多
2.设置前置仓将会(     
A.满足顾客个性需求B.提高用户满意度C.降低企业仓储成本D.延长产品保鲜期
2024-06-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经济联系量可用作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指标,相邻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越大,它们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下表为2021年成都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量统计表,下图为成都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成都德阳眉山资阳
成都——1122.071018.61405.53
德阳——33.5834.55
眉山——34.76
资阳——
总量2546.211190.201086.95474.84

1.成都都市圈各城市间(     
A.眉山与成都的经济联系最强B.眉山与德阳的经济联系强于眉山与资阳
C.成都与德阳一体化程度最高D.经济联系的强度与城市间的距离正相关
2.近年来广汉市成为流入成都市域跨城通勤人数最多的城市,其原因是(     
A.德阳对广汉的城市辐射作用减弱B.成都就业机会多,成广交通便利
C.成都的行政管理功能较德阳更强D.广汉劳动力更适应成都高新产业
3.广汉市近年依托三星堆遗址发展旅游业,其可借用的成都因素是(     
①广阔的市场   ②便利的交通   ③发达的科技   ④悠久的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多校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信息卷地理试题

9 . 城镇经济活动多样,土地利用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下图示意某市各功能区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不同功能用地类型与数量配置,合理的是(     
A.旅游用地占地规模大,个数多B.旅游用地占地规模小,个数少
C.餐饮用地占地规模大,个数少D.餐饮用地占地规模小,个数多
2.下列关于该城市中心功能区用地布局的原因叙述合理的是(     
A.交通便利,居民出行便利B.古迹众多,政府机构集中
C.人口众多,商场收益明显D.知名度高,工业联系紧密
3.该城市可能是(     
A.北京市B.邯郸市C.洛扎县D.孔城镇
2024-05-23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都市圈是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城经济现象。20234月,沈阳都市圈正式获批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成为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大连是辽宁省经济产值最高的城市,总人口仅次于沈阳。下图示意沈阳都市圈规划。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较于大连,沈阳可以成为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优势不包括(     
A.辐射区域广B.经济产值高C.行政级别高D.区域交通枢纽
2.沈阳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其辐射作用(     
A.引起周边地区人才大量流失B.与周边地区产业互补性减弱
C.提高沈阳市的城市行政等级D.利于沈阳市的产业升级换代
3.为推动沈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构建产业分工协作体系B.增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
C.强化地方保护提升竞争力D.依托资源振兴传统产业
2024-05-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