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综合评价指数是指按照拟定的诸多项目指标通过计算得出的权重指数。通常,指数越高,质量越优。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用来衡量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与质量状况。贵州省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级行政区之一,2014年12月底贵州省首条高铁——贵(阳)广(州)高铁开通试运营,极大地推动了贵州省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图示意2005年-2020年贵州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2005年-2008年贵州省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说明该阶段(     
A.农村耕地闲置面积大B.城镇人口回流农村多
C.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小D.城镇化面积减少
2.于2015年前相比,2015年后相较于生态环境发展贵州省城镇化发展趋势是(     
A.超前发展发展B.滞后发展C.先滞后发展,后超前发展D.先超前发展,后滞后发展
3.推测2015年后贵州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最可能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
C.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D.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2 . 阅读图文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材料二:如图: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1978~2015年)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3 . 扬子江城市群涵盖南京、苏州、扬州等八大沿江城市。该区经济发展基础好,是江苏省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图1为“扬子江城市群分布图”,图2为“扬子江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图”。据此回答问题。



1.目前扬子江城市群总体(     
A.处于城市化后期B.出现逆城市化C.城市化水平较低D.城市化进程迅速
2.下列关于扬子江城市群经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锡的第一、三产业比重均比泰州低B.人均GDP由东向西逐渐升高
C.江南城市人均GDP普遍高于江北城市D.第二产业均占主导地位
2023-01-2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示意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65~197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济快速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
C.城市化问题突出D.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
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A.停滞增长B.缓慢增长C.快速增长D.持续下降
2022-08-12更新 | 30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豫北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5 . 北京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近几年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通州,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结合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变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表中数据推测(     )
A.图示期间远郊区人口增速最大
B.郊区人口快速增加主要由于中心区人口迁出
C.北京市人口迁出人员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D.2000年以来北京的环境质量不断恶化
2.近年来,北京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B.政府政策推动
C.对外交通发展D.乡村条件改善
3.逆城市化对北京的影响(     )
A.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B.城际交通建设速度减缓
C.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D.北京房价得以最终遏制
2022-06-18更新 | 269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20世纪末部分国家城市和乡村人口比重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与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B.巴西与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大D.所有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7 . 读“1962年~2017年甲国与美国、世界平均的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变化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滞后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虚假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1.据图中数据,可判断甲国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是(     
A.滞后城镇化B.虚假城镇化C.郊区城镇化D.中心城镇化
2.下列针对甲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合理的是(     
A.集中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城镇化水平B.鼓励人口向农村回流,降低城镇化水平
C.积极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D.优先发展传统服务业,提升居民就业率

8 .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两类人口流动从2000~2015年发生明显变化,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观察图中曲线,我国2000~2010年期间(     
A.城市化水平提高
B.城市化速度加快
C.逆城市化较明显
D.郊区城市化初现
2.读2010~2015年期间乡一城流动人口可以推测我国(     
A.经济发展速度减慢B.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C.城市产业出现饱和D.城市环境质量提升
3.关于乡一城流动人口结构中农民工省内流动的比例增加的原因,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①农民工年轻化②中西部城市崛起③经济重心西移④省内就业机会增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2-10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三文综训练地理试题(一)

9 . 非农化人口是指从事二、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NU值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的比值,NU值趋近于1.2时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2年以来我国NU值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NU值越低,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B.1992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C.农村中会含有少量的非农化人口
D.图示期间,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同比变化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期间城市化水平先降再升后趋于稳定
B.1992~1998年,非农化率的增速减缓
C.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D.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021-12-28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南街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在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城市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贫民窟问题。巴西许多大城市的内外有许多非法占地建造的、杂乱无序的居民区,被称为贫民窟。贫民窟内人口密集,房屋简陋,基础设施缺乏,垃圾成堆,社会秩序非常混乱。下表示意巴西近代城市化不同阶段的推动力,下图示意巴西近代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国际公认的较合理水平为1.4~1.5)。

近代城市化阶段推动力
20世纪30年代之前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先前的奴隶变为自由人进入城市;1851-1930年,约有400万欧洲移民涌入,大部分前往以出口为主的咖啡产区务农,小部分留在城市务工、经商和从事其他工作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实施重工抑农政策,工业化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产业结构调整

(1)概括巴西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简析1930年以前的近代人口迁移对巴西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从城市化角度分析巴西贫民窟规模化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