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国内人口迁移有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两种类型。下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按照城镇化率降序排列的省级行政区城市人口迁移率统计(港澳台数据暂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份中,城市人口省内迁移量基本保持平衡的是(     
A.江苏B.吉林C.山东D.西藏
2.与上海市相比,北京市城市人口省内迁出率更高,可能是因为北京市(     
A.市区进行企业外迁,市区产业升级B.国家战略统筹需要,设立了新城区
C.市区土地资源紧张,政策鼓励外迁D.市内中心区房价高,生活压力较大
3.内蒙古城镇化率较山东、河北等东部沿海省份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内蒙古(     
①省内迁出率低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生态保护政策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甚至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影响我国城镇化质量。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城镇经济欠发达,拉动人口就业并向城镇聚集的能力非常有限。下图示意1980~2020年西藏和全国的城镇化发展历程。

(1)与全国相比,说明西藏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2)分析城镇化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的可能原因。
(3)请为西藏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4-03-27更新 | 3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等学校高三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城镇化是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动态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有学者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提出了城镇化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基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化地域类型的时空演变。下图为基于城乡人口变动的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图,下表为1982—2020年中国城乡人口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年)城镇人口年增量(万人)乡村人口年增量(万人)城镇化率年增量(%)
1982—19901120.0462.20.70
1990—20001625.9-504.81.07
2000—20102112.3-1210.41.34
2010—20202319.9-1530.21.36

1.根据材料推测1990—2000年间中国城镇化地域类型为(     
A.城乡扩张型城镇化B.城镇吸引型城镇化
C.城乡收缩型城镇化D.逆城镇化
2.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增加,会导致城镇化水平的下降
B.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会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C.城镇人口增加量远大于乡村人口减少量为“乡村流失型城镇化”
D.城镇人口增加量远小于乡村人口减少量为“城镇吸引型城镇化”
3.当中国进入逆城镇化时,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中心居住密度上升B.城乡之间的界限更清晰
C.城乡间交通通信更便捷D.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下降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动人口是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值,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图为2010~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示意图。

(1)据图指出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现象的主要特征及反映的主要问题。
(2)推测人口流动现象对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024-05-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西当代中专学校(高考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5 . “郊区化指因城市中心在交通、住房、环境、安全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推动了高收入人口迁移至郊区居住。绅士化现象指政府政策影响下,高收入阶层从郊区迁入市中心并取代原有低收入阶层,城市出现居住空间重构。下图示意昆明主城区街区高收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阴影区表示高收入人口聚集程度高。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对昆明主城区高收入阶层集聚区形成影响最小的区位因素是(     
A.居住纯度和经济收入B.居住环境优越
C.办公便利和人口密度D.优质教育便利
2.结合图文材料,有关昆明主城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圈层地域的街区高收入人口比例分布差异较小
B.传统中心区不再受高收入人口的青睐,符合郊区化模式
C.高收入人口比例较高的街区都集聚分布在外圈层
D.吸引高收入人群向主城区集聚,符合“绅士化”机制

6 .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B.土地面积C.水资源多少D.生态环境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2023-07-31更新 | 466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材料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下图示意我国新型城镇化相关数据。

   

(1)据图说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简述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3)简述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的意义。
2023-07-28更新 | 24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等学校高三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平均气温差表。

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
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
(1)1990—202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所处阶段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表中数据,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2023-07-20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国家统计局宣布: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率为7.37‰,总人口14.1175亿人,较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82年相比,2020年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是(     
A.人口死亡率高B.起步晚C.速度慢D.逆城镇化
2.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因为(     
A.人口死亡率高B.自然增长率低
C.国内人口流动大D.国际人口迁移少
3.我国人口负增长,会导致(     
A.农村老年占比降低B.城乡差异不断增加
C.城镇丁克家庭减少D.劳动力成本上升
2023-07-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表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实现了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进入21世纪之后,东部地区率先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反超,在此背景下,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变化。下表为2000—2020年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率及变化速度(%)。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00—

2005

2005—

2010

2010—

2015

2015—

2020

城镇化率

全国

36.22

42.99

49.95

56.10

63.89

6.77

6.96

6.15

7.79

东部

44.15

52.78

59.56

64.44

68.82

8.63

6.78

4.88

4.38

中部

33.07

38.69

44.92

51.76

59.71

5.62

6.23

6.84

7.95

西部

28.94

34.21

41.19

48.35

52.86

5.27

6.98

7.16

4.51

(1)在下面方框内绘制2000—2020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全国城镇化率折线图。
   
(2)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时空变化的特征。
(3)简析2010年以后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率速度超过东部地区的原因。
2023-07-16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