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15856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198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   下表为2020年度中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城镇化率的对比。

不同区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世界发达国家美国
城镇化水平55.30%63.89%81.30%95%

(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城镇化的具体表现。
(2)根据上述材料,说出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相比有何特点。
(3)为了有效解决目前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哪些积极措施。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2~2015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153万增加到548万,合肥市城镇化率由34%提高到70.4%。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下图为安徽省合肥市1952~2015年人口、城市化率统计图。


材料二2002年3月合肥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2009年11月龙岗开发区移交瑶海区,2010年10月瑶海区与新站区的区域管辖调整。2016年合肥市瑶海区内部行政区划调整,涉及72.22万人。

材料三下图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图。该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促进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1)依据材料,分别指出1952~2002年和2002~2015年合肥市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指出2008~2010年合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及人口结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加快合肥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影响。
2021-09-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2

3 . 下图分别表示我国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反映了该城市可能出现(     
A.主城区迅速扩大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现D.再城市化
2.若右图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出现高值最可能的原因是(     
A.距离市中心最近B.为老城区中心C.人口最为稠密D.交通通达度最高
2021-09-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2

4 . 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75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     
A.城市环境质量更高
B.城市化水平更高
C.城市化速度更快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195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环境恶化
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2021-09-06更新 | 283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人口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密度增长越快,人均建设用地减少越多,城市建设用地更加集中。下图示意2010~2019年甲、乙、丙、丁四个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年均增长率(该时期人口密度的年均增长度和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该时期城市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长速度)



(1)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逆城市化现象最显著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
(2)简述乙城市目前的城市化特征。
(3)说明丁城市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6 .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下图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概括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要归纳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表现。
(3)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8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步
B.到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C.工业化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最重要标志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2.与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A.水平低、发展快B.水平低、发展慢C.水平高、发展慢D.水平高、发展快
3.逆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工业和商业从城市中心向郊区甚至农村迁移,中心区人口数量下降、并出现经济萧条、衰败等现象;下列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城市化初级阶段B.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低密度扩张转变
C.城市用地规模保持增长D.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4.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为保证城市化进程持续、稳定推进,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2021-07-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世界城镇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速度较快B.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均较低
C.发达国家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D.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
2.据图推测,2030年三个国家中(     
A.中国城镇人口最多B.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C.美国城镇化水平开始下降D.英国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示意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路径(图中数据经某种标准化处理所得,数据并不是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绝对数据值)。图乙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图,图中将二者关系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读图甲,简述1965—2005年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演变的特点。
(2)结合图甲、图乙,判断1965—2005年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说明该类型的主要特点。
(3)评价1995年后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021-07-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