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大都市阴影区”是指大都市的中心城市周边的一定范围内各类要素资源受到中心城市强烈的吸引,中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是中心城市与外围城镇之间集聚—辐射组合关系的动态变化的结果。益沅桃城镇群(位置见图)包括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桃江县行政辖区范围,城镇群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在全省的排名相对靠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益沅桃城镇群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原因是(     
A.远离大都市,受辐射带动少
B.处于国家战略叠加影响区域,被边缘化
C.资源条件差,发展速度慢
D.交通条件差,与大都市联系少
2.益沅桃城镇群发展需要加强与长株潭都市圈的联系,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交通一体化B.资源共享化C.信息同城化D.产业一致化
3.益沅桃城镇群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A.服务范围拓展B.服务功能转移C.服务职能增加D.服务对象转变

2 . 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而近年来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机会B.家庭团聚C.公共服务D.生活成本
2.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收入返还减少B.农村人口减少C.城镇环境恶化D.房价增长过快
2023-10-08更新 | 1378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地理试题

3 . 巴基斯坦位于印度半岛西北部,2021年总人口数约2.3亿,城镇化率仅为37.4%。巴基斯坦工业化进程缓慢是导致城镇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其工业部门GDP占比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工业增速更是低于GDP增速。该国城镇体系呈现“东密西疏”的空间格局,国内城市首位度(区域内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低,而省内城市首位度高。下图示意巴基斯坦城镇核密度空间分布(核密度越高,城镇越密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巴基斯坦城镇体系“东密西疏”空间格局的基础条件是(     
A.自然环境差异B.文化教育水平差异
C.国际贸易差异D.交通运输便捷程度
2.巴基斯坦国内城市首位度低,而省内城市首位度高,反映了该国(     
A.人口流动总量小B.以省际流动人口为主
C.产业转移速度快D.各省间行政壁垒明显
3.推测推动巴基斯坦城镇化的主导产业部门(     
A.以普通作物种植业为主B.以常规能源加工业为主
C.以传统生活服务业为主D.以原始材料建筑业为主
2023-10-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齐哈尔市地区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国家近代城镇化受殖民主义影响深刻,殖民者为满足其经济掠夺和政治统治的需要,促使早期非洲城市依托沿海港口、交通枢纽和矿产资源产地分布。在东非各国家中,坦桑尼亚城镇化水平接近东非整体城镇化平均水平,2015—2020年城镇化水平年增长率超过5%,是近年来东非城市发展较快的国家。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前首都,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东非的重要港口。横贯坦桑尼亚的中央铁路、坦赞铁路均以达累斯萨拉姆为起点。1973年后,坦桑尼亚逐步迁都至多多马,后者的市政建设、基础设施等均在完善之中。21世纪以来,坦桑尼亚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其城镇化水平整体达35%。下图为坦桑尼亚城镇分布图,下表示意2019年坦桑尼亚城市等级划分以及各等级城市数量。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坦桑尼亚城市数量/个
城镇城市人口在1万-3万之间186
小城市城市人口在3万-10万之间48
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10万-100万之间23
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1
(1)简述坦桑尼亚城镇化的特点。
(2)分析坦桑尼亚城镇化整体水平低的原因。
(3)说明坦桑尼亚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迁移至多多马,对该国城市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2023-10-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5 . 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城镇化可分为三种模式: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所在县的乡镇转移;就近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地级市转移;异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地之外的地级市转移。下图示意三种城镇化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就地、就近、异地城镇化依次对应图中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2.上述三种城镇化模式划分的依据是(     
A.人口迁移距离B.城镇体系结构C.人口数量多少D.城镇功能类型
3.下列属于就近城镇化特征的是(     
A.早出晚归的通勤模式B.转移劳动力年龄稍大
C.本县城镇化率提升快D.能适当兼顾乡村产业
2023-10-0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测评地理试题
6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温差表。

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
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023-09-28更新 | 32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两大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相五渗透形成的独特空间,产业、人口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过渡性和动态性特征。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市1990~2020年四期城乡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的城乡交错带(     
①1990年前后传统农业占主导   ②2000年以前商业用地占主导   ③2010年以后增速呈加快趋势   ④扩张速率整体先增后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该市城乡交错带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B.地形地质C.历史文化D.资源分布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的农业地级市,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城市,农村人口占比高。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市成立最晚,城市规划起步较慢,是唯一地区生产总值没有达千亿的市,城镇化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与全国、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较大。截至2016年底,贺州市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而同时期全国已迈入成熟的工业化时代,全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抽样调查显示:贺州市人口2010年为195.4万人,2015年为202.6万人,2020年为201万人,相应的人户分离(行政区域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人口分别为13.58万人、21.36万人、34.4万人。下图示意2010~2020年贺州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1)概括2010~2020年贺州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2)分析2010~2020年贺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的成因。
(3)试为加快推进贺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9 . 读下图完成问题。

   

1.下列有关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
B.②③两地雨热同期,水旱灾害频发
C.③④两地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多雨
D.①④两地冬季温和,气候类型不同
2.下列有关四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B.②③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较低
C.③④两地所在国家粮食出口居世界前列
D.②④两地所在国家人口自然增长都较快

10 .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B.土地面积C.水资源多少D.生态环境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2023-07-31更新 | 468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