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2006—2015年,湖北省36个城市中有27个出现相对收缩,其中有18个城市出现强相对收缩,城市收缩最直观地表现为人口收缩。下图示意2006—2015年湖北省城市相对收缩格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相对收缩城市集中分布区(     
A.人口密度小B.围绕经济增长极分布
C.生态环境优D.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低
2.控制湖北省城市相对收缩的最有效举措是(     
A.提升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B.增加房地产开发项目,推高房地产价格
C.加快对外交通设施建设,提高通达度
D.加大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
2021-04-29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人口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密度增长越快,人均建设用地减少越多,城市建设用地更加集约。下图示意2000~2014年伦敦、成都、海口、唐山四个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年均增长率(该时期人口密度的年均增长速度)和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该时期城市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长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处于城市化后期的城市是(     
A.甲B.乙C.丙D.丁
2.2000~2014年乙城市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规模快速扩张B.用地结构优化C.人口数量减少D.城镇化率下降
2021-04-25更新 | 26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2014年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进程中(     
①甲国存在虚假城市化现象②乙国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
③丙国滞后城市化现象显著④丁国郊区城市化现象显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甲国可能为(     
A.巴西B.韩国C.德国D.印度

4 . 下表为2019年浙江、吉林、北京、青海四省(市、区)部分社会经济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行政区

三次产业结构

0.73:6.21:93.06

2.40:27.66:69.94

11.29:15.98:72.72

18.50;12.66:68.84

人均GDP(万元)

16.29

11.02

4.35

4.96

城镇人口比贯(%

86.6

70

58.27

55.52

人口自然增长率(%)

2.63

4.99

-0.85

7.58

1.甲乙丙丁分别是(     
A.北京、吉林、浙江、青海B.北京、浙江、青海、吉林
C.浙江、北京、吉林、青海D.北京、浙江、吉林、青海
2.影响乙省城镇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B.城市规模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GDP总量

5 . 下图示意2001~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增速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     
A.呈逐年上升趋势B.增速始终慢于常住人口
C.总体呈下降趋势D.增速始终快于户籍人口
2.图示期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2021-04-24更新 | 453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P市位于横断山区,地处川滇交界地带,曾一度更名,其地理位置直到1987年才开始标注在国家出版的地图上。1965年设市时,市区所在地还是仅有7户人家的小村庄。到2005年,该市已有107.98万人口,城镇化水平达53.71%,较其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高出3.41%。根据发展规划,到2030年,该市面积约为省会城市的1/2,而规划人口数仅为省会城市的1/1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P市的地理位置长期未在国家出版的地图上标注,主要是由于(     
A.城市规模较小B.地名变化频繁C.国防安全需要D.地处边陲地区
2.设市以来,P市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A.边境贸易,外资企业建立B.资源开发,吸引大量移民
C.西部大开发,促进经济发展D.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
3.P市规划人口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起伏,适宜建设用地少B.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
C.资源贫乏,工业发展水平低D.位置偏远,对外开放程度低
2021-04-24更新 | 570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区(南平、龙岩、三明、宁德等)2020-2021学年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井不能与域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如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港、澳、台资料暂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
1.下列关于我国半城镇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平城镇化率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发展态势
B.与我国半城镇化率高低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人口密度
C.我国半城镇化率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D.我国长江流域半域镇化率低于黄河流域与产业结构有关
2.缓解我国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有(     
①鼓励城镇人口迁入农村②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跨区域转移
③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④推动农业产业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1-04-23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任兴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图中相关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D.2050年三国城市人口数量相当

9 . 下图为南美洲某国城市化进程略图。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西部高于东部,国际人口迁移很少,国内迁移人口以劳动力人口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迁出较多的区域是(     
A.东部城市B.东部乡村C.西部城市D.西部乡村
2.当前该国城乡常住人口平均年龄(     
A.城市原籍人口大于外来人口B.城市原籍人口小于外来人口
C.乡村原籍人口大于外来人口D.乡村原籍人口小于外来人口
3.该国东部人口比西部(     
A.数量多,增长快B.数量多,增长慢
C.数量少,增长快D.数量少,增长慢
2021-04-11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10 . 一般认为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70%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而劳动人口分布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由“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图可见(     
A.城镇劳动力人口总量持续下降B.2040年我国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C.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快速增加D.2020年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
2021-03-25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