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6 道试题

1 . 表为近两年我国西部两省区城镇和乡村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2022年常住人口数量/万人2023年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城镇乡村城镇乡村
1350.641141.781368.051097.43
2280.32933.022287.45903.98
1.表中数据表明(     
A.甲省区城镇化率更高B.乙省区人口变化幅度更大
C.甲省区劳动力不足D.乙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乙省区常住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省区(     
A.乡村收入水平低B.城镇产业结构升级
C.产业向城镇转移D.城镇辐射功能减弱

2 . 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某研究团队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划分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如左下图所示),发现中国城镇化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右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中国城市群城乡人口变动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处于左上图中阴影区间,反映区域(     
A.城镇化水平降低B.城镇化速度降低
C.城镇化水平提升D.城镇化速度提升
2.由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衰退,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城镇化(     
A.从城镇吸引型转为乡村流失型B.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镇吸引型
C.从城镇吸引型转为城乡收缩型D.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乡扩张型
3.2010年以来西部城市群的城镇化率提升明显,其主要原因有(     
①外出人口回流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人口出生率下降                           ④本地人口就近城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3-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3 .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县城(县级市中心城区)和小城镇作为服务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所在县的乡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城为专业村镇形成提供扩大市场、改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培养带头人等方面的条件。案例县城选取了河南省巩义市(县级市,城镇化高水平丘陵县)、漯河市临颍县(城镇化中等水平平原县)、洛阳市嵩县(城镇化较低水平山地县)。下图为2005-2020年不同尺度的城镇人口规模演变速率图,下表为河南省以及三个案例县域内小城镇的人口普查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2010年2020年
项目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率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率
河南省9402.43622.038.5%9936.65507.955.4%
巩义市80.836.645.3%78.551.165.1%
漯河市临颍县71.124.534.5%59.429.850.1%
洛阳市嵩县50.710.220.1%54.322.441.3%

1.2005-2010年,与全国平均、河南省平均相比,案例县域内小城镇演变速率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A.就地城镇化减弱B.国家和区域政策C.生态环境的改善D.小城镇规模较小
2.城镇化发展初期,影响小城镇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A.产业发展水平B.对外交通密度C.经济发展基础D.区域海拔高程
3.与异地城镇化相比,就地城镇化能够(     
A.改善小城镇的环境B.加剧乡村的老龄化C.全面推进乡村振兴D.拉大城乡间的差异

4 . 读沿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率叙述正确的是(     
A.与人均GDP呈正相关B.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相关
C.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D.从上游到下游呈现西低东高的格局
2.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有利于(     
①解决核心城市城市化问题                       ②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
③扩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                       ④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5 . 读我国两城市简图,回答下列题目。



1.图中①②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①地势平坦、临近河流,②水陆交通便利B.①土壤肥沃,②地势平坦
C.①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D.①②均水陆交通便利
2.②城市开发滨海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大   ③土地价格较高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基础好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④⑤

6 . 下图示意英国、美国、印度、巴西的城镇化进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印度相比,英国城镇化进程的突出特点是(     
A.城镇化起步早,水平低B.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
C.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D.城镇化起步晚,水平高
2.在1950~2000年期间,巴西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有(     
①减少植被覆盖率②增加地下径流量
③改善河流的水质④出现城市“热岛”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①失业率高②资源枯竭③犯罪率上升④环境污染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4-02-28更新 | 1625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7 . 城镇化是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动态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有学者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提出了城镇化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基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化地域类型的时空演变。下图为基于城乡人口变动的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图,下表为1982—2020年中国城乡人口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年)城镇人口年增量(万人)乡村人口年增量(万人)城镇化率年增量(%)
1982—19901120.0462.20.70
1990—20001625.9-504.81.07
2000—20102112.3-1210.41.34
2010—20202319.9-1530.21.36

1.根据材料推测1990—2000年间中国城镇化地域类型为(     
A.城乡扩张型城镇化B.城镇吸引型城镇化
C.城乡收缩型城镇化D.逆城镇化
2.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增加,会导致城镇化水平的下降
B.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会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C.城镇人口增加量远大于乡村人口减少量为“乡村流失型城镇化”
D.城镇人口增加量远小于乡村人口减少量为“城镇吸引型城镇化”
3.当中国进入逆城镇化时,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中心居住密度上升B.城乡之间的界限更清晰
C.城乡间交通通信更便捷D.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下降

8 . 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城市规模的界定,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对比。城市平均成本(AC)是指城市总成本的人均值;城市平均收益(AR)是指城市总收益的人均值;城市边际成本(MC)是指每增减一个城市人口使总成本变动的数值;城市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减一个城市人口使总收益变动的数值。下图为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效益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的合理规模为1-6点之间,城市的最佳规模为(     
A.2点B.3点C.4点D.5点
2.下列有关城市规模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1点之前,城市边际成本高,城市化水平很低
B.3点为城市平均收益最大,城市边际收益最小
C.在4点之前,城市边际收益高,城市化为加速阶段
D.在5点之后,城市平均收益高,城市化开始减速
3.关于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但质量不高B.部分城市规模过大,城市问题突出
C.城市化区域差异大,东部高于中西部D.交通建设缓慢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

9 .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流动进入了大规模、高强度的活跃时代,对人口分布、城镇化及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表为“2010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规模和份额。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流动
流动规模(万人)流动份额(%)
2010年2020年2010年2020年
城→城流动1346.452338.3216.9819.54
乡→城流动5315.368085.0367.0467.55
城→乡流动110.92160.521.401.34
乡→乡流动1156.211385.7114.5811.58

1.当前中国省际城乡人口流动的主要类型是(     
A.城→城流动和城→乡流动B.乡→城流动和乡→乡流动
C.城→城流动和乡→城流动D.城→乡流动和乡→乡流动
2.中国省际城乡人口流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A.生活成本B.经济水平C.环境质量D.迁移距离
3.推测2010年—2020年间,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     
A.低水平阶段B.高水平阶段C.加速发展阶段D.逆城镇化阶段
2024-02-02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直、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城镇化中后期,我国人口流动的城乡结构出现重要转变,将对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化及区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图示意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类型及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我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特点(     
A.乡—城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率最高
B.各类省际城乡流动人口占比变化大
C.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总规模在增长
D.城—城人口流动为人口流动的主流
2.该时期,影响城—城人口流动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城镇发展差异大B.城镇分布不均衡C.城镇化水平较高D.城镇化速度较快
3.针对我国城—城人口流动的特点,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②适度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大量迁出人口
③迁入地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差异化发展需求
④迁出地营造产业转移和人口回流的良好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