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中部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但由于技术落后,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状态。由我国某集团承建的M坝工程是斯里兰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于2012年9月动工兴建,2015年3月大坝成功截流,2017年1月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下图示意斯里兰卡河流分布及M坝附近地区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简述M坝附近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大坝截流时间选择在3月的原因。

(2)分析该工程建设对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推测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将对周围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产生怎样的影响?分析其原因。

2 . 嘉宝果,果实生长在树干及主枝上,因果实形状似葡萄,故又称“树葡萄”。原产地巴西,一年开花结果可高达五次之多,其营养价值高,享有美味“热带葡萄”之称。在福建每年只有春、秋两季开花结果。2015年前,福建某地嘉宝果实靠人工采摘,直接零售,而用于加工的不到1%。从2015年起,该地开始大力发展嘉宝果的研究推广和规模化生产,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总产量翻十几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由材料可推知
A.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嘉宝果业的发展
B.嘉宝果在福建一年只有两熟是因为水分不足
C.2015年前,嘉宝果的商品率较高,附加值低
D.嘉宝果喜光、喜湿、耐寒、成熟快
2.2015年前,福建省嘉宝果业生产规模小的原因是
A.平原比重低B.缺乏生产经验C.劳动力不足D.消费市场狭小
3.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后
A.嘉宝果的单产量大幅度上升B.当地生态环境得到大规模改善
C.延长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D.嘉宝果的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2017-03-09更新 | 69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2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年降水量量400mm左右,气候大陆性强,多风沙,土壤沙石多。
宣化牛奶葡萄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誉,皮肉黄绿色,质脆而多汁,酸糖比适中。牛奶葡萄栽培至今仍大量沿用传统的庭院式、漏斗架及多株大穴种植栽培方式。漏斗式棚架架身向上倾斜 30—35°,呈放射状,架梢高 3m,棚架直径 10—15m,形成“内方外圆”的优美的独特漏斗架,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宣化传统葡萄园系统已经被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和漏斗架葡萄种植栽培方式。


(1)分析宣化牛奶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宣化牛奶葡萄采取多株大穴种植栽培的主要原因。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宣化牛奶葡萄种植采用漏斗架的原因。
(4)近年来,有人建议减少城郊型宣化牛奶葡萄种植园面积,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5 . 天然彩棉具有耐旱、耐瘠、抗病虫的特点,但其种植过程需要严格的防杂保纯措施。美国的彩棉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M河谷。横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北界与37°N线基本相符。但M河谷的棉区向北越过此界,到达38.2°N。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M河谷能够满足种植彩棉所需的特殊条件是因为(     
A.地形封闭B.光照充足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
2.M河谷棉区北界比美国南部“棉花带”北界位置偏北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②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③夏季受副高影响,气温较高
④山地阻挡了寒冷气流,冬半年气温较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红豆杉喜荫蔽潮湿处,适宜生长温度20~30 ℃,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红豆杉能吸纳空气中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贵州红豆杉种植历史悠久,有全球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开发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抗癌原料紫杉醇提炼、盆栽及苗木、观光康复庞大生态健康产业链。下图为贵州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贵州省红豆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贵州省发展红豆杉产业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
(3)说明贵州省红豆杉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7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的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生长环境年平均气温16.0~19.3℃为宜,喜温暖而阴湿,怕严寒和酷暑,生长期间若气温在30℃以上持续3~5天时植株就易发病;适宜微酸性土壤,尤喜疏松的红壤或棕红壤;畏多水,宜选东坡栽培 ,坡度5°~15°为宜,在低洼地种植易发生根腐病。
材料二 云南文山州(如图阴影区)是三七的主产地,享有“三七之乡”美誉的文山州种植三七的历史不少于400年,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等条件,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文山州政府确定“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种植为基础,加工为重点,企业为龙头,效益为目标,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技化发展。”下表为部分年份文山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表
时间种植面积/公顷产量/万公斤
建国初期520.6
1974293367.5
197980012.6
19894733138.4
1992186758.87
(1)读材料,分析文山种植三七优越的自然条件。
(2)读材料二,概括1979年后文山州三七单产变化的特点并推断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试分析三七单价从1989年底发生急剧下滑的原因。
(3)试对文山三七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8 . 大约3 000年前,秘鲁(图甲)山区的农民采用一种培高田地农业技术(图乙),科学家发现用这种方法(技术)种植当地作物是现代种植方式种植产量的三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培高田地农业技术示意图
1.图乙中水渠的作用主要有(  )
①灌溉    ②排水    ③防霜冻    ④水运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④D.③④
2.与现代种植方式相比,培高田地农业(  )
A.商品率高B.生产规模大
C.专业化水平高D.效益高
9 . 青岛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是中国种植茶叶的最北界。1957年在其山区进行“南茶北引”移植试验,成活率较低。由于种植技术不普及,1990年崂山茶种植面积仅60公顷左右。1997年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后,种植面积达800公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移植试验初期成活率较低的自然原因是(     )
A.冻害严重B.雨涝多发
C.气候干旱D.土壤盐碱化严重
2.1997年后,崂山茶种植面积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市场需求增大 ②政府扶持力度增大 ③种植技术提高
④交通条件改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点海拔高度:米1月均温:℃7月均温:℃1月降水量:mm7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时数:小时
R2012.620.754.160.6824.51975.3
Q1111-8.423.31.242.2193.72975.7

(1)每年初冬和早春,左图中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__________现象, 容易产生决堤泛滥,有此现象发生河段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4)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