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拉萨河谷,该地气候冷暖宜人,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拉萨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平坦B.光照充足C.水源充足D.热量充足
2.下列对拉萨河谷冷暖宜人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小B.夏季海拔高,受东南风影响小
C.夏季海拔高,气温较低D.冬季受西南风影响大,降水丰富
3.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夜雨高达80%,其原因是(     
A.白天谷地盛行上升气流,多晴天B.白天谷地多山风,多晴天
C.夜晚谷地盛行上升气流,多雨D.夜晚谷地多谷风,多雨
2022-08-02更新 | 37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甘肃省临夏州,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年均气温6.3℃。2015年以来,当地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业,从河南、四川、云南等食用菌产地引入菌种与菌业人才,种植了羊肚菌、赤松茸等22种食用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临夏州可种植的菌菇种类多,主要得益于当地(     
A.地势落差大B.栽培历史久C.引种品种多D.年均气温低
2.相比其他食用菌产地,临夏州食用菌的竞争力是(     
A.经验丰富B.产量较高C.错季上市D.运费较低
2022-07-10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 . 云南哀牢山东麓盛产的柑橘汁水饱满,但常温下不易保存,且柑橘的种植户分散,面临从田间地头到冷链系统的“最先一公里”困境。2020年某企业在该地建立产地仓(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解决这一问题。下图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是因为(     
A.使农产品更接近消费市场B.延长柑橘生产的产业链
C.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D.提供快捷仓储保鲜物流
2.产地仓建立对当地柑橘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A.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B.促进农产品标准化
C.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D.推广制冷技术应用
2022-07-08更新 | 9963次组卷 | 5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测试B)人教版(2019)必修二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2022-06-14更新 | 13787次组卷 | 58卷引用: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单元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6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D.作物熟制
2.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A.提高秸秆产量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3.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①作物轮作②土壤深翻③圈舍养殖④土地平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1更新 | 17001次组卷 | 64卷引用:【同步产品化】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测试B)人教版(2019)必修二

6 . 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图),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显增加的是(     
A.牧场面积B.牦牛数量C.劳动力数量D.收入来源
2.甲公司提高牦牛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①扩大放牧规模②延长产业链条③创建产品品牌④实施多种经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当雄生长期短,牧草较矮。为保障漫长寒季的草料供应,当地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①开垦草原种植牧草②储存草原生长期牧草③建设温室种植牧草④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6-09更新 | 17929次组卷 | 69卷引用: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B卷·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7 . 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和普通大棚相比,“蓄水菜棚”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完成下面小题。



1.“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A.光照和水分B.热量和水分C.热量和土壤D.光照和土壤
2.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A.回收利用污染物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减少废弃物排放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2022-05-18更新 | 274次组卷 | 40卷引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单元测试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材料:马达加斯加为非洲岛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适宜耕种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1.2%,实际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9%,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木薯。水稻喜高温,喜水肥,木薯适应性广,耐旱。由于种植和管理粗放、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水稻产量较低,粮食不能自给。近年来,来自我国沿海地区的企业引入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到马达加斯加租地雇人种植水稻获得成功,种植的水稻部分供应当地居民。

材料二   下左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简图,下右图为非洲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并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说明造成两地植被景观差异的原因。
(2)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丙、丁两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上,丙地盛产稻米而丁地大量种植木薯,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的角度,简析水稻与木薯种植区空间分布差异。
(4)简述我国企业到马达加斯加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并说明这样做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2-05-16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沪教版2022)

9 . 为脱贫致富,2015年云南省元谋地区在干热河谷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属常绿小乔木,植株生长极为旺盛),三年后土地出现了问题。2019年当地采用台湾青枣——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近4个月)间作栽培新模式,缓解了出现的土地问题。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下表为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均降水量降雨集中月份年蒸发量年平均温
613mm5—8月3911mm21.9℃
1.推测当地引种台湾青枣后坡地出现的主要土地问题是(     
A.黑土流失B.土壤次生盐渍化
C.土壤失水严重D.土地沙漠化
2.间种草本植物选择芝麻,主要因为芝麻(     
A.可以改善次生盐渍化B.生长期与雨季相一致
C.产量高利于当地脱贫D.收割后秸秆可以还林
3.与传统单一种植台湾青枣比,该间作栽培新模式能够(     
A.增加地表径流量B.增加区域降水量
C.增加地下径流量D.减少下渗量

10 .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林果作物分布图,图中气候界线是我国南方学者绘制的当地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该省M地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品主要满足当地市场需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学者绘制图中气候界线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年降水量B.年降水量、≥10℃积温
C.≥10℃积温、作物分布D.夏季风强弱、作物分布
2.图中气候界线分布明显比广东、广西等地偏北的原因可能是(     
①纬度较低②山脉阻挡冷空气显著③沿岸暖流影响大④海岸线更加曲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M地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变暖B.技术进步C.错峰上市D.生活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