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变动B.全球变暖C.河流泥沙沉积D.海水的侵蚀
2.对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流经地区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B.土壤肥沃,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C.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D.河流下游流经的国家,黄金产量居世界首位
2021-10-10更新 | 817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B卷·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 . 读图“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山脉①是天山,②是阿尔金山
B.山脉③处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上
C.a区域为三江源,位于西藏南部
D.④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区种植业和主要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河谷农业--青稞B.乙--水田农业--水稻
C.甲--绿洲农业--棉花D.乙--旱地农业--谷子
3.图中乙地区能看到的景观是(     
A.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B.大河源头冰雪天,牦牛慢走在山间
C.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D.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3 . 近年来,我国某县以有机水稻种植为代表的绿色农业快速发展,获得了众多荣誉。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4.6%,大榛子、林下鸡、北药材等农林特色产品备受市场青睐。2021年初,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自然发酵不充分的问题,该县投资1.2亿元建设生物有机肥厂,采用现代化发酵工艺,以人畜粪便与水稻秸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县位于(     
A.山西省B.黑龙江省C.河北省D.海南省
2.生物有机肥厂有利于促进该县建设(     
①大榛子产业标准化示范县②全国绿化模范县③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④中国优质生态稻米之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24更新 | 6393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真题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1-22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每年入秋后第一次霜冻,称为初霜冻;每年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称为终霜冻。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霜冻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地区最可能是(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雷州半岛D.江淮地区
2.有关霜冻对我国农业生产危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藏霜冻时间长,影响青稞生长B.初霜冻影响东北地区水稻的收获
C.终霜冻对华北地区小麦播种影响大D.终霜冻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采摘
2021-08-15更新 | 140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测试6 自然灾害-2022-2023学年 高一地理 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 . 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涝、抗旱能力较弱,宜选择坡地和稍阴凉的地块栽培。植株只能在无霜期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如果受霜冻根茎就会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姜瘟对生姜生产危害较大。生姜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我国南方以广东、浙江栽培较为普遍;北方栽培稍晚,一般在4~5月播种,以山东为主要产区。沂蒙山区老百姓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地区生姜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主要是为了(     
A.提前收获时间B.增加气候生长期C.提高大气温度D.防霜冻危害
2.在播种初期,北方山前平原生姜大田里常见麦秸留田现象,且以东西向麦垄为优,主要原因是(     
①麦秸遮光,防强光照射   ②阻挡强风,减少生姜倒伏
③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   ④秸秆还田,提高土地肥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7-27更新 | 3502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2)

6 .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绿洲与城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塔里木盆地中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     
A.地形B.河流C.气候D.土壤
2.塔里木盆地绿洲上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高粱B.春小麦C.冬小麦D.青稞
2021-07-17更新 | 53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2)
7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些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面积约占全国21%,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甲、乙圆圈范围内为长江经济带中的两个城市群。



(1)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其最主要的标志是________;与乙相比,甲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较________(填“高”或“低”)。
(2)与重庆相比,上海水运的主要优势在于地处长江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交通运输方式)便利。
(3)从自然角度,指出洞庭湖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4)简述湖南省发展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5)简述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2021-07-10更新 | 110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四章 章末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1-07-01更新 | 18622次组卷 | 55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真题训练】-【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用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     
A.独特的自然环境B.传统的生产方式
C.先进的农业科技D.丰富的种植经验
2.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     
A.降低产品运输费用B.提高市场竞争力
C.降低果园管理成本D.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1-06-11更新 | 9871次组卷 | 68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真题训练】-【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产棉区
        贡献率(%)
时段(年)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内陆
面积单产面积单产面积单产
1950—196522.6130.2726.8548.6152.389.52
1965—198018.7746.7420.3752.7834.9226.98
1980—199530.6537.5550.9330.5647.6219.05
1995—201055.5619.1662.0417.1361.909.52
2010—201557.4726.4468.0611.1166.679.52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A.丰沛的降水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D.肥沃的土壤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A.长江流域棉区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D.三大棉区皆是
3.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0更新 | 9526次组卷 | 54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真题训练】-【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