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材料一:“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B.分析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2.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底下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2018-11-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 . 材料一:“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13)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B.分析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2.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底下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2018-11-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 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

材料二 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___________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__________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____________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

(3)粤北山区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哪些比较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生产布局的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2018-11-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区域产业转移

4 . 读“某区域发展阶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开始起步,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B.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C.该阶段人地关系紧张,人地矛盾加剧
D.依靠科技进步,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
2.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具有哪些特征 (  )
A.该阶段处于区域发展的衰落阶段
B.第二产业加速发展,上升趋势明显
C.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
D.该阶段产业转型再生,人地关系协调

5 .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1978—2008年投资、劳动力及技术进步对湖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

(1)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应发展的特色工业是什么?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据材料二,1978—1997年的20年间,对湖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什么?2001年以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2018-11-0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6 . 港航服务业是港口和航运业务的拓展,是服务于港口和航运的服务业。近20年来,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其功能结构不断向高价值链方向发展。下图为港航服务业分类及部分企业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上海港(       )
A.水域条件优越B.陆地交通发达
C.经济腹地广阔D.地形平坦开阔
2.高级服务类港航服务企业,适宜布局在上海市(       )
A.中心商务区B.工业区C.文化区D.住宅区
3.推测近20年来,上海市三类港航服务业的变化趋势为
(       )
A.高级服务类企业产值占比先升后降
B.代理与技术服务类企业产值始终占主导地位
C.运输仓储类企业产值占比持续降低
D.港航服务业各类企业数量的比重变化不大
7 . 有关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部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B.由南部向北部转移
C.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D.由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
8 .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l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l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2.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9 .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10 . 受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铁矿石等原材料波动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中国制造”商业广告首次登陆美国CNN。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

一个家庭正在用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

两名时尚少女行走街头,身上挂着的MP5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软件”;

法国顶级模特展示时装,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名师设计”;

一名商务人士从飞机舷窗向外望去,机身上写着“中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上述材料中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更新换代的周期都比较长 ②因零部件生产的联系而形成集聚 ③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了工业分散 ④“中国制造”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从这一则广告的内容可以看出(  )
①工业分散已成为一种趋势 ②“中国制造”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③在工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④中国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品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