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6-17高三·江苏·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读某年广东内部区域经济指标增速表(单位:%),回答下面小题。

1.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很大差异
B.国家给予这四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
C.四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基础有一定的差异
D.四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条件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
D.全国著名的侨乡
2017-06-28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地理 人教版必修3 第4章 单元测试题
2 . “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如下图)和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13)
地区
区域产业集聚度
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知识创新能力
知识流动
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创新经济绩效
得分
全国
名次
得分
全国
名次
长三角
上海
88
1
54.72
2
46.44
53.19
67.75
50.90
50.55
江苏
76
3
43.31
4
28.49
51.68
61.62
40.44
28.13
浙江
78
2
36.86
6
19.00
36.21
50.88
39.14
34.31
珠三角
广东
73
4
44.53
3
25.38
55.57
58.71
36.98
42.31

1.根据上图,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B.分析上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2.结合上表,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低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2016-12-12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调查文综地理试卷
12-13高三上·辽宁·期中
名校
3 .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列小题。
指标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
I(%)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
U(%)9.4712.2616.3228.234.9436.2543.5
I/U5.283.352.721.611.351.371.29
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6-12-13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从产业链的角度看, 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2.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为了发挥各地的自身优势,汽车产业的各个产业链往往分散到世界各地。在现代通信手段高速发展的今天,最容易发生工业分散的产业链是
A.零部件生产B.汽车销售C.设计研发D.整车制造
2016-08-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一下期末考地理试卷
9-10高一下·广东河源·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读图,图中椭圆代表分布于不同国家的零件生产厂家。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啤酒酿造工业B.服装制造工业
C.飞机制造工业D.钢铁冶炼工业
2.该工厂的零部件生产出现了全球化趋势。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增加产品的国际化程度,从而更好地被世界各国人选购
B.充分发挥各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带动相关各国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全球经济水平的提高
D.跨国公司为显示其实力,从而提高某品牌知名度
2016-12-12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占绝对优势。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这里,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二战后,80年代以来,东北部传统工业正呈衰落状态。
材料二: 底特律兴起的在18世纪, 1903 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 汽车城”。 20 世纪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 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 年2 月19 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三:下图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1)美国东北部成为重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
(2)汽车企业在底特律集聚的好处
(3)依据图文资料,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
2016-08-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7 . 汽车生产最复杂、最耗时的过程就是零部件装配,一辆普通的燃油轿车包含1万多个独立的零件,世界汽车生产的改革一直是围绕优化装配环节做努力。目前,汽车生产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制造革命,不再单独造零件,而是使用大吨位的压铸机,直接造出车身的几块压铸件,然后组装成一辆汽车,实现了车身革命。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涉及的“车身革命”,有利于(     
A.提高产品质量B.扩大生产规模C.增大市场需求D.提升生产效率
2.使用大吨位压铸机生产汽车,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品质B.维修C.组装D.安全
2023-12-1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传统港口大国,共有500多座海港和河港。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法国形成了“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格局。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

材料二:如图为法国主要港口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法国港口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推测法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
(2)解读法国“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
(3)从劳动力角度提出缓解法国临港工业空心化的措施。
2024-03-07更新 | 429次组卷 | 8卷引用:大题预测09(辽宁卷)-【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9 .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春节前期,某学校研学小组到武汉进行研学考察,正巧遇上极端冻雨天气,从2月2日持续到2月4日才逐渐转为雪,冻雨量可达40mm左右。学生查阅资料,并实地观测气象状况,研究认为冻雨的成因与大气环流、图示大气垂直结构、地面温度等几方面有关。下图为冻雨成因示意图。

材料二:同学们参观了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在黄鹤楼文创中心展出“李白与黄鹤楼”盲盒、黄鹤楼元素悬浮灯、非遗衍纸黄鹤楼、黄鹤楼系列风景冰箱贴等300余款荆楚文创产品,还有同学们喜爱的黄鹤楼主题奶茶、创意雪糕,产品不仅好看好玩还实用,大部分产品可以直接购买。

材料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意、文化以及知识的复合体,已成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新型产业,是“跨界产业”,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创意服务,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冻雨的形成过程。
(2)从地理角度,分析黄鹤楼景区打造文创产品的作用有哪些?
(3)分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武汉市产业结构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4-04-24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宁省高三重点高中协作校联考高三第二次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已被提升到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要求较高)作为数据存储、分析、加工、应用的容器在全球数据价值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布局受市场需求、成本、政策等因素影响。在聚集力与分散力的共同作用下,全球数据中心形成了聚集增长、点状生长和邻近扩张等模式(图)。全球尺度上,多数地区表现为聚集增长,形成三大增长核心,而非洲地区仍处于点状生长模式阶段。城市尺度上,数据中心在发展初期在某些城市聚集,之后出现向周边邻近城市扩张的空间扩张方式,并循环反复。

(1)描述点状生长模式数据中心的布局特征,并据此分析非洲地区仍处于点状生长模式阶段的原因。
(2)阐述数据中心在发展初期在某些城市聚集,之后向周边邻近城市扩张并循环反复的区位选择过程。
(3)简述数据中心的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024-04-08更新 | 190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辽宁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