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陷入财政危机,2013年12月3日宣布破产。

材料二:上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下图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简要分析18 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
(2)请写出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并简要分析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试归纳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破产的具体原因。
(4)举例分析上海同类产业及其发展优势,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们的启示。
2019-11-19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嫩江市职业高中,黑河七中,伊拉哈中学,海江中学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010·宁夏银川·二模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区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企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2019-09-01更新 | 20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10-11高三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3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我国制糖工业有逐渐向西部省区转移的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东北市场处于饱和状态B.东部原料供应日渐困难
C.西部生产技术更加先进D.西部交通条件日渐改善
2.与传统单一的制糖企业相比,图2中企业实现了
A.劳动力成本量降低B.蔗糖的生产量上升
C.废弃物的零排放D.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2019-11-1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京津冀地区2005-2014年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三大产业人口比重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
A.2013-2014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B.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
C.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
D.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2.在城市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B.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
C.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D.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9-07-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读世界知名计算机公司个人电脑主要零部件来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司个人电脑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B.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C.可生产出适合各地地域文化的电脑D.有效利用各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
2.下列有关图中各国零部件生产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生产之间不存在生产上的联系
B.美国和日本的生产厂之间存在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C.各生产厂所在的工业地域规模都较大
D.各生产厂的分布体现了工业分散的趋势
7 .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1.P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濒临海洋,海运便利B.石油资源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D.煤炭资源丰富
2.该国在新技术革命后,工业布局的变化趋势是
A.由北部向南部扩散B.由东部向西部扩散
C.由南部向北部扩散D.向南北两端扩散
8 . 某国际流行服装品牌企业,一年推出超过12万款商品,是同业的5倍之多,70%销往欧盟国家。旗下400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以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生产基地位于西班牙,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家代工终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采取“多样少量”的经营方式,成衣从设计到柜台出售的时间一般为12天,每隔3周店内商品全部换新。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该服装品牌销售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航空B.公陆、水运C.管道、铁路D.管道、航空
2.在该服装品牌生产基地,形成代工终端厂集群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建厂成本B.扩大生产规模C.延长产业链条D.缩短生产周期
9 . 结合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2)资料一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4)我国京津唐、沪宁杭、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中,最适合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_________   
2017-11-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0 .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推断出该国
A.工业化与城市化均呈持续增长趋势
B.二战后,工业对城市化的促进日益加强
C.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发展水平日益下降
D.1970年代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2.由图推断,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
A.农业B.服务业C.矿业D.建筑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