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的矿产资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欧洲西部A工业区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都有钢铁工业布局,影响它们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A工业区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4)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
2 .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3 . 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京津冀地区
A.人口重心朝着集合重心的西南方向偏移
B.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小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
C.自然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
D.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B.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
C.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
D.提高区域内特大城市的人口综合承载力
2017-05-16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