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某自治区局部图, N 城设立经济特区,该区雅丹地貌显著,拥有矿产、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优质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60%。

(1)说出M处河流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指出该地减少棉花主产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分析该自治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方向。

2 . 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发生的明显变化(如下图所示)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的转折点,我国正由快速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步入以稳定且适宜的增长速度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06年以来,我国(     
A.东部地区工业GDP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
B.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较东部地区高
C.东、中、西部工业总产值均呈减小趋势
D.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呈现“东快西慢”的格局
2.2012-201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生产规模缩小B.传统工业逐渐衰落
C.生产成本降低D.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3.现阶段我国向新常态经济发展过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国内市场萎缩B.资源利用率下降
C.经济增长速度过快D.产业转型困难
3 .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4 . 港航服务业是港口和航运业务的拓展,是服务于港口和航运的服务业。近20年来,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其功能结构不断向高价值链方向发展。下图为港航服务业分类及部分企业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上海港(       )
A.水域条件优越B.陆地交通发达
C.经济腹地广阔D.地形平坦开阔
2.高级服务类港航服务企业,适宜布局在上海市(       )
A.中心商务区B.工业区C.文化区D.住宅区
3.推测近20年来,上海市三类港航服务业的变化趋势为
(       )
A.高级服务类企业产值占比先升后降
B.代理与技术服务类企业产值始终占主导地位
C.运输仓储类企业产值占比持续降低
D.港航服务业各类企业数量的比重变化不大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行各业的大 发展都需要有数据中心的支撑。数据中心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 储、传输、交换和管理,它包括数万台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供电系统和冷却系统等。

美国达尔斯市(如下图所示)位于哥伦比亚河峡谷的出口处,是因兴建电站而发展起来的小镇。2005年初,当地政府批准谷歌公司以187万美元购买12万平方米土地,兴建全球数据处理能力最强的超大型数据中心。

(1)根据数据中心设备运行的特点,指出其选址的自然条件。
(2)分析数据中心落户达尔斯市的原因。
(3)阐述数据中心建设对达尔斯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为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推测全球数据中心布局的发展趋势。
2018-04-27更新 | 821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文综地理试题

6 .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广东的地理重心位于 113°10′E,23°30′N,经济重心则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迁移变化,下图为1979~2014年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动态演变轨迹,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广东省 1979—1992 年经济重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心变化与改革开放政策有关B.省内经济区域差异增大趋势明显
C.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地理重心的东南部D.西北部地区经济总量呈下降趋势
2.2000 年后广东经济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A.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停滞B.省内产业转移
C.省内人口流动发生变化D.粤东地区快速发展

7 .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2017年GDP总值(亿元)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四省区,描述正确的是
A.四川人均GDP是云南2倍B.贵州与云南省山区沙漠化显著
C.GDP总值大小与省区面积有关联D.陕西省全部属于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
2.四省区中西电东送水电潜力最大的省区是
A.四川省B.陕西省C.云南省D.贵州省
3.四省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加速了种植业向城市推进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外省迁移
C.使乡村就业方式向城市扩散D.增加了城市劳动力迁入,缓解老龄化趋势

8 .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9 .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10 .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
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2018-02-16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