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2 . 港航服务业是港口和航运业务的拓展,是服务于港口和航运的服务业。近20年来,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其功能结构不断向高价值链方向发展。下图为港航服务业分类及部分企业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上海港(       )
A.水域条件优越B.陆地交通发达
C.经济腹地广阔D.地形平坦开阔
2.高级服务类港航服务企业,适宜布局在上海市(       )
A.中心商务区B.工业区C.文化区D.住宅区
3.推测近20年来,上海市三类港航服务业的变化趋势为
(       )
A.高级服务类企业产值占比先升后降
B.代理与技术服务类企业产值始终占主导地位
C.运输仓储类企业产值占比持续降低
D.港航服务业各类企业数量的比重变化不大
3 .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
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2018-02-16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35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巅峰冲刺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扫描
4 .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面小题。

1.1980年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及产值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很大
B.第一产业的产值呈下降趋势
C.已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D.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必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发展方向要与港澳逐步趋同
B.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管理土地,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问题
2017-11-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
5 .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强度与结构是影响区域综合碳排放格局的关键所在。工业重心是区域工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泛长三角地区工业重心与碳排放重心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内工业重心与碳排放重心转移方向的共同趋势是
A.向东南转移B.向西北转移
C.先东南后西北D.先西北后东南
2.泛长三角地区2005年到2010年碳排放重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泛长三角地区
A.西北部工业发展迅速B.东南部工业快速衰退
C.西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快于东南部D.西北部服务业发展速度快于东南部
3.与外围区相比较,核心区
A.工业差值低B.经济总产值低
C.单位GDP能耗低D.人均消费水平低
2017-12-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12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6 . 下为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和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由成都至西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影响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西部大开发界线以东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和丘陵为主;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东部地区主要向西部地区提供_______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3)图中所示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该工程的建设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简述上海建立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
12-13高三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7 .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日本工业化率B.②——中国工业化率
C.③——日本城市化率D.④——中国城市化率
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快于日本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2016-11-26更新 | 1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铝生产主要有电解铝和再生铝两类。2016年中国在建或拟建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内蒙古、新疆、辽宁四个省区。再生铝产业曾经对废铝进口依赖性极大,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等产业集聚区,目前这些地区仍然是我国再生铝的主要产地。下图示意电解铝和再生铝生产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电解铝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与之关联最小的因素是(       
A.水能发电的季节性B.煤炭需求的季节性
C.大气污染的季节性D.劳动力供给的季节性
2.近年来电解铝有“西移”趋势,但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地区铝矿探明储量不足。除淘汰落后产能外,西部地区亟需加强(       
A.铝矿资源开发B.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D.废旧铝材的回收利用
3.再生铝产业集聚区一直比较稳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能源B.原料、市场C.能源、交通D.市场、政策
9 . 图甲与图乙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数量的分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

(3)在我国加入WTO后的过渡阶段已结束,关税进一步降低,这将给该镇主要出口企业带来的机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4-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0·河南·一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10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D.阶段Ⅱ,工业化抑制了城市化
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资金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资源密集型工业D.第三产业
2016-11-27更新 | 12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