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的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等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共7.6万平方千米。读下面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表 皖江城市带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体系及判别标准

(注:H、J分别为环境和经济实力)

1.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
A.2008年-2011年,处于环境滞后型阶段
B.2004年-2007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C.8年间,协调度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
D.2007年以来,从初级协调发展型进入到中级协调发展型
2.为解决上题中反映的问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①健全社会监管机制②加大科技投入③调整经济结构④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016-11-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2 . 下为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和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由成都至西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影响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西部大开发界线以东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和丘陵为主;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东部地区主要向西部地区提供_______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3)图中所示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该工程的建设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简述上海建立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

3 . 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B.在城市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散的趋势
D.制造业重心有北迁的趋势
2.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10-11高一下·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
①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②控制环境污染,限制中心大城市的发展
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④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26更新 | 3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5 .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推断出该国
A.工业化与城市化均呈持续增长趋势
B.二战后,工业对城市化的促进日益加强
C.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发展水平日益下降
D.1970年代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2.由图推断,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
A.农业B.服务业C.矿业D.建筑业
6 . 读美国“硅谷”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谷”北临美国西部最大的港口城市___________,西临浩瀚的_________洋。
(2)美国“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除美国硅谷外,著名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还有:印度的____和德国的______
(4)目前这种产业是_______指向型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进一步_________   的趋势。

7 .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图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3.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至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
2017-04-1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虎林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3月)地理试题
2013·广东惠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下图为2000—2009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四种制造业集聚份额比重统计,图示时段内
A.有色冶金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程度上升
B.食品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
C.通用设备在国内的产业转移规模最大
D.通信电子设备制造重心在中西部地区
9 . 读某汽车企业销售额与利润曲线趋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该汽车企业在下列哪个国家的可能性比较大(     
A.美国B.法国C.德国D.中国
2.若该汽车企业不想在将来过早地进入衰退期,则下列措施最有长远发展观的是(     
A.降低汽车的销售价格B.多建厂房,扩大汽车生产量
C.注重研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D.加大广告的投入力度
2017-01-18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10 . 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0年底,广东常住人口达1.05亿人,但户籍人口仅为8500万,很多外来人口
因为没有取得当地户籍,在住房、社保、教育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由于城市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交通、住房和环境问题。
材料三   咸潮又叫海水倒灌盐水入侵,多发生在河流苦水季节的河口附近。当河水位低于海面时,海水便会逆流入河道,导致河水和附近地区的地下水变咸、恶化。近些年来,珠江口一带咸潮有恶化的趋势。有人认为,城市化是咸潮恶化的原因之一。
⑴根据材料一,描述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⑵说明珠三角地区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⑶推断城市化为什么会导致咸潮恶化,并提出解决措施
2016-12-12更新 | 1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模拟最后一卷地理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