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广州国际生物岛原名官洲岛,位于广州市东南端,占地面积约1.83km2,南依广州大学城。2000年,官洲岛获国家批准建设国际性的生物技术研究及生产基地。官洲国际生物岛经历了经济荒漠、生态重建、产业兴城三个阶段。经过2多年的发展,生物岛吸引了阿斯利康、丹纳赫、默克等大批海外知名医药企业研发机构入驻。运营至今,官洲岛已形成了集产业、居住,文旅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岛。下图示意官洲岛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官洲岛由经济荒漠转变为国际生物岛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B.土地租金C.交通运输D.国家政策
2.官洲岛吸引大批海外知名医药企业研发机构人驻的有利条件有(     
①医药研发原料充足②基础设施完善③技术人才丰富④岛屿自然环境独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未来,官洲岛发展方向的定位为(     
A.提高岛屿的知名度,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B.加大医药研发投资,打造顶尖医药安全研发中心
C.美化岛上自然环境,建成高级商业服务中心
D.围填岛屿四周河滩,扩大岛屿住宅建设用地面积

2 . 2018年7月,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电集团”)承建的阿联酋迪拜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受到广泛关注。项目建成后将是中东首个清洁燃煤电站项目,为迪拜提供20%的电力。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位于距迪拜市中心30多千米的西南海岸附近,紧邻迪拜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迪拜选择与我国合作开发该项目,原因主要是我国(     
A.市场广阔B.基建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资源充足D.基础设施较完善
2.该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的影响有(     
①保障电力稳定供应②保护生物多样性③城市服务范围扩大④保护大气环境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热带雨林面积广大,人口约2200万人,近年我国某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位置如下图)建立了境外产业合作集聚区,该集聚区从事农林种植与产品加工,并带动我国其他相关配套企业发展。下图示意加里曼丹岛地理位置。



(1)简述该产业合作集聚区的区位条件。
(2)列举我国企业可能在该产业合作集聚区布局的产业。
(3)说明该产业合作集聚区给印度尼西亚带来的影响。

4 . 由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近年来,在中共中央的统筹布局下,经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呈现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态势。但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城市化水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安徽省,其根本原因是(     
A.矿产资源贫乏B.经济发展水平低C.对外开放程度低D.农业人口数量多
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将有利于( )
①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提高城市行政等级,推进城市化进程③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上海市快速发展,增强辐射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第一大城市,曾是以采矿、炼钢为主的重工业区。20世纪90年代,德累斯顿市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并大规模重建了基础设施,吸引了英飞凌、AMD等高科技公司在此投资。德累斯顿非常重视推动产业界、学术界、政府等组织机构的共同协作以及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德累斯顿及其周边的萨克森地区拥有德国大城市中比例最高的研究人员,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被誉为“萨克森硅谷”。下图示意德累斯顿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

(1)分析德累斯顿地区由传统重工业中心成功转型为“萨克森硅谷”的原因。
(2)据图描述德累斯顿区域的微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
(3)阐述德累斯顿地区的产业转型对我国传统工业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6 . 2020年6月14日,国内单机容量最大、效率最高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广州市的增城区投产。该机组通过输入天然气,生产电力、工业用蒸汽、冷源、热水等产品。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达80.5%,每年减少烟尘1437吨,减少排放CO22230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增城区燃气机组所消耗的资源主要来自(     
A.中东国家B.中国西部
C.俄罗斯D.中国南部
2.增城区燃气发电厂的建设能够(     
A.促进产业集聚B.改善大气环境
C.加快产业转移D.促进产城融合

7 . 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长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人口相应增长0.1%为协调)。图1为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图2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不断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
B.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
C.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人口的大量增加,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D.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明显减少
2.为推动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北京应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引导人口向天津转移
B.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
C.唐山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高,无须进行产业升级
D.石家庄经济增速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造纸业以木材、秸秆等为原料,经高温、高压蒸煮,分离出纤维素,制成纸浆。生产过程中排出的非纤维素部分即造纸黑液,会造成水污染。

芬兰森林资源丰富,纸张和纸浆出口量居世界第二,石油、天然气需大量进口。P市(下图)是世界最大的制浆造纸厂集群地,其原料来自芬兰各地。近年来,为响应政府注重环保的要求,P市多家制浆造纸厂利用黑液与废弃的树皮一起发电,形成“制浆一能源”一体化的新型工厂,所产出的电能不仅能满足造纸厂的用电需求,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能。



(1)推测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明推测依据。
(2)从水文水系的角度,分析P市吸引众多制浆造纸厂集聚的有利条件。
(3)分析制浆造纸厂“制浆一能源”一体化对P市的有利影响。

9 . 为了解决建设京汉铁路的铁轨材料问题,汉阳铁厂于1890年开建,1908年与萍乡煤矿和大冶铁矿组建汉冶萍公司,直到1938年改迁重庆,其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当时汉阳集聚了包括生铁厂、钢铁厂等大小工厂十余家,随后建立兵工厂、火药厂等,形成壮观的十里“制造工业长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890年在汉阳建立钢铁厂的首要原因是(     
A.接近市场B.水运便利C.煤铁丰富D.政策优惠
2.1938年,重庆吸引汉阳铁厂转移的优势是(     
A.技术B.资金C.劳动力D.国防安全
3.汉阳集聚形成十里“制造工业长廊”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费用B.共享基础设施C.减少环境污染D.提升技术水平

10 .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香港便已开始对“工业上楼”进行实践探索。2019年深圳市宝安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的《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上楼工作指引(试行)》提出,工业上楼就是“建筑高度超过24米且不超过100米的高层厂房”,在优先入驻企业及产业的选择上,“鼓励高端制造产业入驻,迎合城市未来重点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业上楼主要针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     
A.土地紧缺问题B.环境污染问题C.劳动力不足问题D.工业基础薄弱问题
2.20世纪50年代,中国香港的“工业上楼”主要的企业可能是(     
A.印染厂B.旅行社C.服装加工厂D.计算机工厂
3.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上楼优先入驻企业不包括(     
A.生物医药制造企业B.集成电路制造企业C.光电显示制造企业D.大飞机发动机制造企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