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日照市是典型海港城市,20世纪70年代末,为适应西部煤炭出口,国家建设日照港深水码头,日照市进入依托港口发展的时代,电厂、水煤浆厂等落户石臼港区。由于原有临港工业用地不足,2003年依托岚山港,形成新的临港工业区,吸引大型钢铁、化工产业入驻。随着日照市被国家列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之一,2010年后,日照市基本形成了双城双港协同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如图)。目前,日照市正在为实现新时期下的海港城市生态转型发展而努力。

2003-2015年日照城市建设用地构成变化状况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20032015变化20032015变化20032015变化20032015变化
建设用地量(公顷)231732649478701210340133426561322313278-35
占总用地比例(%)30.5441.164.9711.4715.254.7117.5833.4812.924.133.50-2.18
(1)说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日照市依托港口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与其它用地相比,简述2003-2015年日照市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城市问题。
(3)为推动日照市双城双港协同发展、实现生态转型,请提出合理建议。
2021-08-31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高考8月综合能力测试(一)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学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医疗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由于其与信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变革性影响。下图示意各国家和地区3D打印技术应用的市场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3D打印技术应用全球格局的首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政府政策
C.交通运输
D.科技水平
2.与欧美相比,我国发展3D产业的最大优势是
A.劳动力廉价丰富
B.科技水平高
C.市场潜力大
D.原料充足
3.3D打印技术的普及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影响是
A.生产布局分散化、本地化
B.生产联系更加紧密
C.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
D.提高传统制造业门槛
2019-06-01更新 | 667次组卷 | 4卷引用:【市联考】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测试地理部分
3 .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施联合重组,组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钢铁企业。宝武集团的成立,正式拉开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新一轮重组大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宝钢、武钢分布图。

材料二 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由于供需不平衡,导致市场价格低位震荡,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同时,在我国钢铁产品中,普通钢比例高,特殊钢缺乏,依赖进口。从分布来看,我国钢铁企业大多数分布在靠近资源和大中型城市的内陆地区;从区域和布局看,我国钢铁企业呈现出内地产能过多,沿海港产能不足,主要产区产能过多、主要消费地区产能不足的特点,加大了运输费用。
(1) 按工业布局类型,宝钢属于________导向型;武钢属于________导向型。
(2) 与武钢相比,宝钢明显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双选)
A. 接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   B. 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
C. 海运便利,技术力量强       D. 临近铁矿、煤矿,资源丰富
(3) 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钢铁工业目前在产量、产品和布局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4) 我国钢铁行业的新一轮重组已拉开序幕,试分析说明钢铁企业重组在经济、技术和环保等方面的意义。
2017-10-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3)
4 . 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吉林省地势高低情况是         ,判断理由是 
(2)大庆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该市石油化工企业属于    指向型工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石油化工企业应布局在城市最小风向频率的   (填“上”或“下”)风向地带。
(3)A省区位于我国四大经济地区中的     地区。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
(4)从气候角度简析B地区沼泽的成因。
5 . 运用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的水循环,则(  )
A.①的水量与③的水量相等
B.②导致地表高低起伏
C.③是地下径流的来源之一
D.①②③④促进了区域的水资源更新
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长江流域经济活动方式,则(  )
A.上游城市应充分利用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B.中游城市因资源丰富导致城市潜能最大
C.下游城市因交通条件好导致联系强度大
D.环节④的流动方向与产业转移方向相反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国林木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全方位、多品种、高度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主要林产品包括纸浆、纸张、家具等。同时甲国政府注重环境保护,林木每年的采伐量不超过其自然生长量,使得甲国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稳定。
甲国铁矿蕴藏量高达40亿吨,且多为富矿,铁矿石产量约占欧盟铁矿石总产量的89. 2%。甲国工业发达,钢铁工业是该国的核心产业之一,钢铁产品以特种钢为主,其中80%以上的钢铁产品出口。下图为甲国位置示意图。

(1)评价该国铁矿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说明该国林业发展模式的优势。
(3)简析该国钢铁产品以出口为主的成因。
(4)甲国欲扩大其钢铁工业的产能。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7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左图)。
材料二:大奴湖(右图)为加拿大第二大湖,因曾在该湖岸居住过印第安部落而得名,当地印第安人多以渔猎为生,皮货贸易在早期经济中曾起重要作用。湖岸附近蕴藏多种矿产,东北岸的耶洛奈夫为金矿开采中心和加拿大西北地区首府。

(1)简述A、B两地地势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大奴湖水东清西浊,简析西部湖水较混浊的主要原因。
(3)简析大奴湖沿岸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4)在耶洛奈夫由皮货贸易场所发展为金矿开采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8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9 . 新加坡和上海都建立了自由贸易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加坡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287万,经济属于外贸驱动型,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2008年新加坡国内产业构成为:第一产业几乎为零,第二产业占28%,第三产业占72%。

材料二   “上海、新加坡位置图”和“2008年上海、新加坡资料比较表”

(1)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有人认为城市职能是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人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等。上海与新加坡在城市职能方面有一共同之处,请指出来。

(2)从所处温度带、海陆位置、交通运输位置三个方面比较上海与新加坡的不同。

(3)简述新加坡产业结构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4)研究图文资料,以“2008年上海、新加坡资料比较表”为主,材料一和“上海、新加坡位置图”为辅,围绕搞好上海自贸区建设,谈谈你的感想。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聚丙烯是最常见的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包装用品、家具、农用制品、建筑制品等领域。近年来,我国和中东地区聚丙烯的生产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我国传统聚丙烯设备大多是与炼油厂和乙烯生产企业联合制造的。近年来,我国在煤制聚丙烯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西北地区是我国煤化工的重要集聚地,聚丙烯产能已达到全国总产能的23%,但消费量仅占全国的3%,产品主要用于低端、大宗拉丝料的生产,每吨煤制烯烃产品比油制烯烃产品多排放7吨CO₂。下图为聚丙烯生产流程及202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聚丙烯产能占比。

(1)推测我国早期油制聚丙烯产业的主要分布区,并说明原因。
(2)分析石油与煤炭价格变化对煤制聚丙烯经济效益的影响。
(3)分析西北地区发展煤制聚丙烯面临的挑战。
2024-04-1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