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LED(发光二极管)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产业链(如下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台湾地区的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  )
A.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B.产品的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
C.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D.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
2.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一般是(  )
A.衬底制备B.外延片制造
C.LED芯片生产D.应用产品生产

2 . 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指标的一种,空间基尼系数值越接近0,则该地区的产业分布越均衡,越接近1,则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下图为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示意图,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不及珠三角地区的1/3。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05-2014年广东省制造业
A.珠三角地区集聚程度提高B.粤东地区集聚程度最高
C.粤西地区空间分布最均衡D.粤北地区空间分散化明显
2.广东省制造业行业集聚水平差异大,出现行业空间分散化现象,表现在
A.轻纺工业由粤东、粤西地区向珠三角和粤北地区转移
B.资源加工工业由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C.先进制造业由粤东、粤西地区向粤北地区转移
D.产业转移促成了珠三角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专业化分工趋势

3 . 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建立更太空间范围内对技术、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图为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   
A.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低
B.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
C.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均衡
D.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
2.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是(   
①上海城市服务水平低于成都       
②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
③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       
④成都市创新联系较独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下图为“钢材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的关联示意图”,钢材生产企业的各个关联企业在实际生活当中往往聚集在同一个区域。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导致这些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共同利用便利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B.相关联的产业企业集聚可以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C.相关联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是工业化进步的必然和唯一趋势
D.相关联的产业企业集聚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019-09-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六校发展联盟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5 . 下图为德国鲁尔区图和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开始衰落,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宇航工业B.电子工业C.煤炭工业D.石油工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调整了产业结构B.发展了高耗能工业
C.破坏了森林资源D.放弃了污染物的回收
2010·宁夏银川·二模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区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企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2019-09-01更新 | 209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地理
7 . 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我国制糖工业有逐渐向西部省区转移的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东北市场处于饱和状态B.东部原料供应日渐困难
C.西部生产技术更加先进D.西部交通条件日渐改善
2.与传统单一的制糖企业相比,图2中企业实现了
A.劳动力成本量降低B.蔗糖的生产量上升
C.废弃物的零排放D.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2019-11-1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京津冀地区(  )
A.2013~2014年城镇化速度最快
B.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
C.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D.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
2.在城镇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B.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
C.第二产业趋向发展重工业
D.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
9 . 读下图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D.侨乡优势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10 . 读我国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A.海陆交通便利B.人口众多
C.资源、能源丰富D.市场广阔
2.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市场C.劳动力D.资金
3.首钢集团于 2005 年开始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钢产量,同时向外搬迁,建立新厂。这一举措有利于
A.扩大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降低生产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C.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
D.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