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D.工业稳步增长
2.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
2018-05-2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同步测试
2 . 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80~90年代初从日本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3.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4.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某区域工业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B可能表示的含义是。
A.市场B.环境C.资源D.劳动力
2.下列有关此区域工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发展以集聚为主,易形成工业城市B.品更新换代快,研发费用高
C.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量大D.应布局在此区域下风向地带的郊外
3.关于此区域生产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工业部门间存在着产品联系B.此区域能够实现资源自给
C.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D.有利于实现清洁生产
2017-06-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2珠三角作业
4 .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下图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来看,中游城市(  )
A.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工业制成品
B.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工业制成品
C.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初级原材料
D.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初级原材料
2.东北地区,下列城市最有可能位于下游的是(  )
A.大庆B.长春C.鞍山D.沈阳
2017-08-05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版高考地理江苏版单元阶段提分练(集2018江苏各地市最新模拟题):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 .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人烟稀少。随着油田的开发,大庆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城”。读“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大庆当时处于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
2.197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 000万吨,下列各说法中,在该阶段最可能存在的是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微弱
B.大庆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3.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后,大庆油田石油产量不断下降。为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大庆正在进行二次创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
B.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
C.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
D.将老城区人口外迁,减轻城市压力
2017-06-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地理(鲁教版,江苏)精练检测十一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0-11高三上·福建厦门·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轴承工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故乡和摇篮。瓦房店市轴承及相关企业超过300家。除拥有各类规模不等的轴承生产、加工企业200余家外,还包括市区内轴承包装、销售、维修企业100多家。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该市轴承企业向郊区扩散,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地价B.交通C.能源D.环境
2.该市向郊区扩散的轴承企业(部门)主要是
A.研发中心B.销售企业C.生产企业D.信息中心
3.瓦房店市轴承及相关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成本
B.有利于集中处理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
C.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耗
D.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避免“用工荒”
11-12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B.产业布局不合理
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人口出现负增长
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  )
A.市场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
2.该生态工业园区(  )
A.最可能位于湖北
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D.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9 .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应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新科技提高制造业水平,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通过决定生产制造过程等的网络技术,实现实时管理,其中—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工业机器人替代工人。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4.0的实现能够帮助德国解决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B.资源短缺C.网络安全D.劳动力不足
2.“工业4.0”对我国工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价格下降,国际竞争力增强
B.促进产业升级,第二产业比重增加
C.加快劳动密集型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
D.更加专注产品生产环节,扩大制造业规模
2016-08-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如东高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