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化城市化互为消长B.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
C.城市化必然带来重工业发展D.城市化会抑制工业化
19-20高三·全国·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上海的经济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     
A.经济发展水平B.交通通达度
C.对外开放程度D.研发水平
2.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市经济水平下滑B.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
C.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D.与辐射区联系便利度提高
2020-11-14更新 | 1456次组卷 | 14卷引用:地理-高三 试卷排版06
3 .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下表为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和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图。

1957

20XX

煤矿(座)

140

7

钢铁厂(个)

26

4

煤矿工人(万人)

47

4

钢铁工人(万人)

30

5

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图中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2020·江苏南通·一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数量城市名单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1000万人)1郑州市
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500万人)12洛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新乡市、开封市、安阳市、焦作市、许昌市、邯郸市、蚌埠市、阜阳市、平顶山市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100万人)17漯河市、济源市、周口市、信阳市、驻马店市、鹤壁市、濮阳市、三门峡市、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邢台市、聊城市、菏泽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材料二:下图为中原城市群范围示意图。

材料三:中原城市群位于中国中部,涵盖5省30座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将中原城市群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和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1)简述中原城市群的建群意义。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城市结构体系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3)依据材料,简述促进郑州大都市区国际化发展的措施。
2020-10-23更新 | 129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选修)

5 . 下图示意陕西省安康市区域,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限制和禁止开发面积超过90%。过去,有的区县因为缺乏集中连片、适宜发展工业的土地,只能劈山造城、填河造地。为此,安康在市城内进行统筹,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园区,供发展空间受限的区县开发和经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     
A.渭河B.汉江C.淮河D.岷江
2.安康统筹发展经济园区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B.促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
C.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D.减少区县之间的无序竞争
3.有利于该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县改区,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B.共建共管,协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C.调整行政区划,合并相关区县D.增大发展空间受限区县的收益比例
2020-10-09更新 | 454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新高考)

6 . 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     
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
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
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
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     
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
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
2020-10-09更新 | 6736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0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浙江大唐袜业产业集聚案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体现的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信息联系B.商贸联系C.生产协作联系D.科技联系
2.“大唐袜业”产业集聚最有利于(     
A.靠近消费市场B.产生规模效应C.集中处理污染物D.节约能源
2020-07-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B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
2.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2020-07-11更新 | 10720次组卷 | 69卷引用:海南省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引进技术型人才
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发展资源型产业
2020-07-11更新 | 4397次组卷 | 33卷引用:海南省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仙人掌和大丽花是墨西哥的国花,其中,大丽花喜阳喜湿,仙人掌耐干旱。下图为墨西哥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墨西哥东南部盛产牛油果、香蕉等农产品,并大量出口。该国北部边境地区“客户工业”(临时进口原材料、零配件等加工组装成品后再出口)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从气候角度分别分析甲、乙两地适宜种植的国花,并判断理由。
(2)北部边境“客户工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0-06-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