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初,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随着当地油气资源的开发,一度被誉为“世界能源之都”,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油价暴跌和石化行业萧条,休斯敦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面对严峻的形势,休斯敦大力发展航天、医疗等高科技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目前,休斯敦是美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中心、航天中心和医疗中心,也是美国重要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被称为“全球城市”。下图为1981年—2010年休斯敦就业比重变迁图及当前休斯敦产业结构图。

(1)20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危机的来临,休斯敦所在的德克萨斯州渐渐陷入困境。若世界油价每桶下降1美元,意味着德克萨斯州经济损失30亿美元。此现象暴露出当时德克萨斯州及休斯敦市的经济问题是?
(2)据图中描述1981年至2010年休斯敦就业比重变化的特点。
(3)20世纪80年代,休斯敦开始将石化工业向海外转移,在某石油生产国设立工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业转移给休斯敦带来的两项有利影响。
(4)同为石油开发兴起的城市,我国黑龙江大庆市近年因油田减产等原因经济下滑明显。结合图文说明休斯敦的经验可以为大庆未来的发展提供哪些借鉴。
2021-06-30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是科教文化、交通、旅游、国际交往中心。其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和北京与河北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简述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两方面,指出1980~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别。
(3)说明北京将部分职能迁往河北的举措,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积极影响。

四合院(下图),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

(4)四合院的正房南面窗大,北面窗小,墙厚,通过这些特点推断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A.人们饮食以稻米为主B.当地冬季寒冷,北风强烈
C.当地的天然植被是针叶林D.四合院多沿河兴建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如今,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区域均衡发展和环境保护、恢复方面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地区。下图为上世纪末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城市化水平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上世纪末城市化水平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太湖生态环境由坏转好的原因。
2021-04-23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一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布法罗位于美国纽约州西部伊利湖东岸,是纽约州第二大城市。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布法罗成为湖区和伊利运河水道的交接点,其经济逐渐繁荣,19-20世纪其人口显著增长。1959年后布法罗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性港口、美国陆空交通运输枢纽、美国和加拿大间的铁路货运中心,钢铁、汽车等重工业十分发达。20世纪后半叶,布法罗经济逐渐衰退。而今的布法罗已经转型金融服务、生物医学工程和教育等行业,开始实施“GreenCode”计划,旨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精明增长(城市一种节约、高效、绿色发展的方式)目标,正努力实现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分析20世纪后半叶布法罗经济衰退的自身原因。
(2)简述布法罗经济转型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3)分析布法罗实现城市精明增长可采取的措施。

5 . 下图为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状况图,①、②、③是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快速上升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增长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2.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Ⅰ阶段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大
B.从Ⅱ处开始,该地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升级
C.从阶段Ⅰ至阶段Ⅱ,该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小
D.在Ⅲ阶段主要作为外来产业的承接地,为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某国1998年和2018年社会经济主要数据如表所示,与1998年相比,2018年该国(     
年份就业人口 (百万 人)城镇化率 (%)国内生产总值 (千亿美元)产值比重(%) 就业人口比重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82879653857122860
201831811423860 52575
①第一产业产值上升 ②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
③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④大量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迁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02更新 | 3554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一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二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三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1)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0-07-12更新 | 8530次组卷 | 33卷引用:专题01 区域发展与因地制宜(高频非选择题3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山区是一个开放的、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植被覆盖率等密切关联。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农业生态系统演变理论模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区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
A.传统农业生计时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最小
B.过渡转型时期坡耕地减少最多且速度最快
C.生态化—集约化时期聚落加速增长但规模减小
D.不同时期撂荒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迁出
2.推测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趋势大致相近的曲线是
A.坡耕地B.聚落C.经果林D.撂荒地
2020-05-23更新 | 370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12-13高一上·四川·期末
9 .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
2020-03-11更新 | 493次组卷 | 45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地理(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当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呈三、二、一增长格局时,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其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表现为
A.出口资金密集型产品为主
B.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C.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
D.出口一般工业制成品
2019-11-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8届高三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