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理信息系统(GIS)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6 道试题

1 . 北京时间20231222237,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12182359,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

1.菲律宾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A.岛屿多,地壳结构不完整B.位于海洋,地壳厚度小
C.山地多,坡度大D.位于板块构造交界处
2.此次甘肃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远大于菲律宾地震。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震震级不同B.震源深度不同C.地震烈度不同D.地壳厚度不同
3.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对区域规划和评估起主导作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RS)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C.现代通信技术(5G)D.地理信息系统(GIS)
2024-02-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2 .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严重损失。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和救援中有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本次地震造成灾情较严重的原因是(     
①震级高②震源深③发生在夜间④建筑物抗震能力弱⑤低温、积雪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2.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遥感技术对救灾车辆进行定位和导航
B.地理信息系统为指导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C.卫星导航系统对受灾情况进行数据统计
D.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2024-02-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五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监测南极附近冰山移动和面积变化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GNSSC.RSD.BDS
2024-02-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体分布不均衡,在各省(区、市)的分布密度差距较大,有明显的地域性。下表示意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域密度前十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个密度/(个·104km-2)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个密度/(个·104km~2)
上海1930.16辽宁191.30
浙江373.63陕西261.26
福建312.56海南41.18
重庆212.55宁夏71.05
广东291.61吉林140.76
1.总体上看,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核心在(     
A.东北地区B.西北内陆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D.西南地区
2.上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度最大,主要是因为上海(     
A.经济发达B.历史文化悠久C.交通便利D.面积小
3.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自然要素的关系,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D.虚拟现实技术
2024-02-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5 . 20231月,中国应急管理部发布了202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包括“2月中下旬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此次灾害历时长,强度大,造成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巨大经济损失。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自然灾害的类型为(     
A.干旱B.寒潮C.洪涝D.台风
2.为减轻该灾害对茶树的不利影响,福建茶农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加强通风,降低湿度B.稳固植株,防范倒伏
C.覆盖薄膜,减少散热D.施用绿肥,补充养分
3.为应对本次自然灾害,可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及作用是(     
①遥感技术——识别雨雪范围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雨区实时定位
③地理信息系统——灾情评估
④自然灾害广播系统——及时通知民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2023729日以来,受台风“杜苏芮”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华北、黄淮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此次京津冀等地区降雨过程极为罕见,强度超过华北历史上三次极端暴雨过程。暴雨对海河流域的城市造成了一系列连锁极端灾害。上游的北京房山区、门头沟区等地山区暴发山洪,中下游的河北省涿州市等平原地区遭遇洪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尽快获取洪灾的影响范围,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2.下列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的是(     
A.洪灾风险分析与区划B.建立防汛预案C.防洪调度D.获取救灾车的精确位置
2024-02-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舟岱跨海大桥全长16.34公里,连接舟山本岛和岱山岛,于2021年底全线建成,彻底结束岱山海上悬岛时代。桥梁的建设过程中,为保证桥面精准对接合龙,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RSC.GPRSD.BDS
2024-02-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8 .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地震,造成千人伤亡,完成下面小题。

1.为及时获取石川县受灾区域面积大小信息,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抖音
2.设计最佳的营救方案,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百度
2024-02-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2023年12月13日至16日,今冬以来最强寒潮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横扫我国大部地区,北方多地最低气温跌破同期极值。下图为中央气象台12月21日10时发布的卫星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寒潮属于(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
C.海洋灾害D.天文灾害
2.获取卫星云图实时监测寒潮动态,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D.互联网技术
2024-02-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202312月初,特大暴雨袭击了位于东非坦桑尼亚北部山区的凯特什镇,形成洪水并引起山体滑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此次凯特什镇山体滑坡的原因是(     
①降水强度大②地表起伏大③地面物质破碎④地震诱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当地政府快速评估该次灾害损失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ISD.BDS
2024-02-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