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代表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等能源矿产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D.地表崎岖、土层薄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 .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D.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2.下列国家中,“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B.新加坡
C.比利时D.巴西

3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A.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B.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C.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2.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 原因可能是①地
A.光照更强B.坡度更缓C.土壤的水分更好D.植被覆盖率更高
3.该河在图示区域
A.干流流向为自东向西B.干流可能有凌汛
C.支流流速较干流慢D.该河图示干流比其下游流量大
10-11高二上·海南·期中
4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km2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kg)粮食总产量(亿kg)
19851933352038102051.025
19951047845042351350.975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
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
2019-10-04更新 | 15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3高二上·山东济宁·期末

6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土层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2016-11-26更新 | 110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高二10月地理试卷
7 .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森林破坏B.②—土地荒漠化
C.③—湿地减少D.④—水土流失
2.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正确的是(  )
A.①—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
B.②—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C.③—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D.④—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8 . 石林区的岩石是石灰岩,在常温下与土地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岩石被溶蚀.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 CO2 浓度垂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不适宜的措施是
A.积极营造人工草坡B.将大量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沙漠化B.泥石流C.滑坡D.石漠化
2020-04-05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2.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B.联系性C.开放性D.差异性
3.目前治理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综合治理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排灌结合,防治土壤盐碱化
2020-11-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结合下图,完成问题。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