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1-12高二上·江苏扬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2020-11-13更新 | 15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必修)
2 . 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加重。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反映的生态问题及其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森林起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乙地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C.图中反映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土壤侵蚀D.丁地位于长江的下游
2.丙、丁两地具有相同的生态问题但造成的危害程度却不同,两地共同的生态问题及危害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森林破坏             ②土壤侵蚀          ③丁地危害大,因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④丙地危害大,因为地势起伏大,土层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都是因为人类破坏了植被。
2016-11-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清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1

4 .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多种土壤侵蚀类型并存。表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不同坡度等级区域土壤侵蚀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度范围

土壤侵蚀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面积/104km2

比例/%

面积/104km2

比例/%

面积/104km2

比例/%

≤5°

1.45

54.92

0.00

0.00

1.45

60.41

5°~8°

0.34

12.88

0.01

4.17

0.33

13.75

8°~15°

0.50

18.94

0.07

29.17

0.43

17.92

15°~25°

0.26

9.85

0.11

45.82

0.15

6.25

25°~35°

0.07

2.65

0.04

16.67

0.03

1.25

>35°

0.02

0.76

0.01

4.17

0.01

0.42

1.三江源国家公园坡度大于35°的区域土壤侵蚀面积小主要是由于(     
A.植树造林面积广B.绝对面积较小C.植被覆盖率低D.降水量较少
2.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的情况可知(     
A.地形坡度对流水侵蚀影响大B.植被类型对流水侵蚀影响大
C.风力侵蚀对土层厚度影响小D.人类活动对风力侵蚀影响小
3.为了减轻三江源地区的土壤侵蚀,需要(     
A.减小三江源地区的坡度B.控制畜牧业的规模
C.削减三江源地区的风力D.实施全面植树造林
2024-03-12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红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陡坡开垦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③过度采伐森林及樵采④工矿交通建设和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防治红漠化适宜采取的措施有(     
A.铺设地膜减少侵蚀B.铺设草方格沙障
C.打坝建库护坡固沟D.陡坡修水平梯田
2022-08-02更新 | 363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区(     
A.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B.地貌从南向北由风蚀地貌向流水地貌过渡
C.毗邻青海,气候干旱半干旱D.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
2.该省区南部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渍化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3.该省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关注(     
A.黄河堤防安全B.交通设施完善C.灌溉技术改良D.环境污染治理
2022-04-3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九万大山南麓,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个地区的写照,传统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由于水土垂直渗漏严重,生产方式不科学,石漠化严重,生活贫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过科研人员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石漠化,如种植多年生牧草和养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实现了人地和谐发展(下图)。



(1)分析罗城山区产生石漠化的自然条件。
(2)罗城治理石漠化的措施之一是由种玉米改种牧草,分析这一措施的合理性。
(3)联合国相关机构考察了罗城当地的环境,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应将人口外迁以恢复自然生态。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8 .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         、乙       、丙        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由于黄土结构       ,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           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该叙述反映地理环境具有          性(整体性或者差异性)。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             ;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0-03-0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②破坏植被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自然灾害
④使黄河含沙量增大,塑造华北平原
⑤淤积河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2020-01-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必修)试题

10 .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孔隙度/%含水量/%
封山育林48.514.515.21.17
乔灌结合42.613.813.80.95
林草结合42.514.115.21.12
乔木纯林39.413.412.80.94
撂荒地39.112.212.30.87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
2.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