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导致下列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洋流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下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2.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B.次生盐渍化
C.石质荒漠化D.土地沙化
3.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
2016-12-12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D.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3.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源头地区以水产养殖为主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河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3 .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我国黄土高原正常年份里7、8月是多雨季节,此时的雨按成因主要是
A.锋面雨B.对流雨C.地形雨D.台风雨
2019-12-2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风力沉积作用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沙尘暴B.水土流失
C.土地次生盐碱化D.土地荒漠化
5 . 2012年7月26日开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进行了一次为期25天的“穿越内蒙古高原”考察活动。行程12500km,第一站是科尔沁地区。科尔沁沙地上流淌的西拉木伦河距今8000年前就开始了对人类的哺育,留下近4000处古遗址有规律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西拉木伦河的重要支流)两岸。读穿越内蒙古行程路线及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简述现代西拉木伦河的水文特征。2分
⑵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是什么?
⑶所有历史记载,科尔沁都是疏林草原之地;现在科尔沁,疏林之下却只有干涸的沙地,主要成因有哪些?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内蒙古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和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场严重退化,为什么?
2016-11-26更新 | 3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2016-11-26更新 | 2161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4年福建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是一种地貌现象,喀斯特地貌的形态及其空间分布主要受碳酸盐岩层的组成、结构和气候条件的控制。喀斯特峰丛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碳酸盐岩区,贵州喀斯特峰丛分布区石漠化面积比例大,多中度以上石漠化。下图为贵州省喀斯特峰丛空间分布及峰丛景观实景图。



(1)描述喀斯特峰丛的形态特征。
(2)指出贵州省喀斯特峰丛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显著发育的原因。
(3)从坡度角度分析贵州喀斯特峰丛分布区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2023-10-21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8(福建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2023·湖北·模拟预测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家窝堡小流域(约42°N123°E)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面低,山地阳坡以风化砂砾岩为主,林下阴坡、半阴坡以腐殖土为主。该流域的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坚持林兴民富、多种经营、以林为主、全面发展的建设方针,以改造与保护坡耕地、兴建基本农田、恢复植被为重点,采取在坡耕地建设果树梯田、在沟谷建设谷坊(见下图)等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1)推测王家窝堡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流域山地林下阴坡、半阴坡腐殖土的形成过程。
(3)说明该流域采取在坡耕地建设果树梯田、谷坊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方式。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如下图1)。

材料二、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下图2为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3为鱼鳞坑示意图。


(1)识别图2中甲、乙、丙三处的黄土地貌景观,并说明判断依据。
甲:____;判断依据:顶部____,边缘____(填“陡峭”或“平缓”)。
乙:____;判断依据:地貌形态呈____状,等高线____(填“密集”或“稀疏”)。
丙:____;判断依据:地貌形态呈____状,顶部平缓,两侧____(填“陡峭”或“平缓”)。
(2)简析鱼鳞坑有利于植被成活的原因。
2024-02-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千米,占区域陆地面积的71%,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I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II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Ⅲ(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IV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V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从气候和植被特点两个方面,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分析在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目的。
(3)简述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