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697年,清延以蒙旗游牧狭窄为由,令沿靖边、神木、横山等六县边墙外直北禁留地50里,由蒙汉合伙耕种。伏盘,“民人出口种地,定例春出冬归,暂时伙聚盘踞,因以为名”。

材料二



(1)图示地区位于____高原与黄高原结合部,该地区风沙灾害和____流失较为严重。从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其治理措施有造林种草,恢复____;调整____生产结构,发展生农业;禁止过度放牧,实施定居轮牧;科学合理利用____资源。
(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出地区,主要调出工程名称是________。东部地区的积意义是缓解____供应紧张,优化____消费结构,改善____环境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地区紧密联系。
2022-12-2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理)

2 . 下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①地势崎岖②黄土土质疏松③植被稀少④土壤贫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形成图中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D.干旱和大风
2022-12-15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理)试题

3 . 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典型的黄土梁和黄土沟地貌,属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区域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该流域采用坡耕地—草地—林地的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发现植被根系分布深度、密度及植冠大小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沿垂直剖面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b、c三种植被分别对应(     
A.草地、坡耕地、林地B.林地、坡耕地、草地
C.坡耕地、林地、草地D.林地、草地、坡耕地
2.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含水量(     
A.5~25cm土层深度内坡耕地上升最慢B.25~40cm土层深度内林地下降最快
C.50~70cm土层深度内草地下降最慢D.5~70cm土层深度内三种土地类型均先升后降
3.维持该流域稳定的土壤含水量,最合理的措施是(     
①建立完整的植被演替体系
②倡导自然恢复植被
③建立以林地为主的植被体系
④倡导坡耕地大规模转变为果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3更新 | 12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一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4 . 赣州市位于我国江西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98%20世纪80年代初,该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山地面积的37%,经过30多年的治理,治山保水等措施初见成效,修筑梯田是其主要措施之一。下图示意赣州市某地区水平梯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赣州市坡度较缓的丘陵地区,修筑梯田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是(     
A.植物绿篱田坎B.粉煤灰条块田坎C.石坎D.土坎
2.该地区梯田田坎的高度主要取决于(     
A.地表积温B.地形坡度C.年降水量D.地埂的宽度

5 . 丹江口水库始建于1973年,2003年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2005~2013年,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河南省淅川县地处丹江口水库沿岸,石漠化土地面积占26.4%。为配合大坝的加高,该县实施移土培肥工程,即在大坝加高后可能淹没的地区,将耕地表层(20~50厘米)的肥沃土壤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转运至周边石漠化坡地,改造和修建梯田10.84万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航运条件B.提升水库水质
C.增加调水水量D.扩大灌溉面积
2.移土培肥工程的实施,可使加高后的丹江口水库(     
A.含沙量较高B.水位较高C.库区较大D.水质较好
3.淅川县境内剥离表土的区域(     
A.海拔较低、坡度较小B.海拔较高、坡度较大
C.海拔较低、坡度较大D.海拔较高、坡度较小

6 . 林下水土流失(如图所示)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的水力侵蚀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平坦开阔             ②土壤抗蚀性差             ③昼夜温差小             ④人为干扰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防治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可以(     
A.林下套种补植B.禁止人类活动C.大力修建梯田D.全面封育林地

7 . 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表形态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A.轮荒耕作方式,植被破坏严重B.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C.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D.气候干燥,风力强
2.图中适合修建淤地坝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022-11-1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普定县是典型喀斯特地貌集中区,90%属于山区,山多地少,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危害严重,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为脱贫致富,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该地农民摒弃原来价格低廉的玉米、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下图为当地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的统计图。

(1)从坡度对土壤影响的角度,分析该地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分析石漠化给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
(3)说明当地改种特色水果冰脆李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

9 . 农地边际化即耕地按耕作难易程度被逐渐挤出农业生产的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让很多农民放弃边际化农地。梯田撂荒属于农地边际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某科研小组对贵州省西部山区的白都村地块基础设施差异对梯田撂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统计(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灌溉条件

动力使用状况

田垣坍塌状况

灌溉

雨养

机械动力

人畜力

坍塌

未坍塌

耕地面积(hm2

32.131

30.387

7.831

54.687

7.837

54.679

撂荒面积(hm2

0.730

20.624

0.215

21.139

3.891

17.462

撂荒率(%)

1.17

32.99

0.34

33.81

49.64

27.93

1.导致白都村梯田撂荒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灌溉条件差B.生态环境脆弱C.劳动力缺乏D.粮食需求下降
2.短期内,白都村梯田撂荒会导致(     
A.耕地减少B.土肥下降C.气候变干D.粮食减产
3.材料信息显示,提高白都村梯田利用效率的首要措施是(     
A.发展梯田旅游B.完善基础设施C.增加补贴力度D.退耕还林还草
2022-11-01更新 | 44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洛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地表开始出现细小水流时,坡面土壤受冲刷会产生细沟。根据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可将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划分为不同类型粘土区。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四类黏土区的南界线。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黏结性呈正相关,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呈负相关。研究发现,在降水、地形和坡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示区域实验点②处比①处形成细沟时间早,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只考虑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则I→IV土壤的(     
A.粒径增大B.黏结性下降C.有机质减少D.透水率降低
2.导致图中四类黏土由北向南粒径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强度B.冬季风强度C.热量条件D.太阳辐射
3.相同降水条件下,实验点②处比①处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①径流下渗少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土壤孔隙大④土壤有机质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为减缓南部黄土区细沟发育,以下举措可行的是(     
A.减缓地面坡度B.减少植被覆盖C.夯实耕作土层D.增大灌溉水量
2022-10-29更新 | 986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