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5 道试题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图为我国三个监测期石漠化总面积及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轻度石漠化面积的变化规律是(     
A.持续增加B.持续减少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
2.相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我国云贵高原石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变率大B.土层较浅薄C.植被覆盖率低D.年均温高
2023-01-17更新 | 35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读“黄河流域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地貌属____地貌,公益项目“蚂蚁森林”,在该地区设立了真树栽种基地,该公益项目对该地区的生态意义是____,下面树种适宜种植在该地区的是____

(2)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地貌(地貌类型),描述该地貌的主要特点____
(3)黄河中游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当该问题较严重时,丙地三角洲面积将____(变大或变小)。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植被恢复对减轻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的意义____
2023-01-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风貌的纪录片。暑期,小王同学观看了《航拍中国一甘肃》,不仅领略了甘肃大美河山,还做了地理笔记。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及四地景观图。



(1)透明梦柯冰川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在甲冰川的侵蚀下会形成两壁____、谷底____的冰川槽谷。近年来,受____影响,冰川不断退缩。
(2)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在____作用下变破碎,____(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植树造林对该问题的治理作用____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如下图所示,黄土地貌中长条形的高地是(     
A.黄土塬B.黄土墚C.黄土峁D.黄土沟
2023-01-14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1)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减少存在一定动态关系,请将下列选项填入正确位置。
A.耕地质量下降、面积减少B.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开垦耕地,植被破坏D.粮食需求量加大、人均耕地减少

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流域存在多种自然灾害隐患,判断“自然灾害”、“主要发生的地形部位”和“防治措施”的一一对应关系,用直线正确连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甲地周边坡面上植树造林能够保持水土的原理。
2023-01-13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黄河流域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地貌属____地貌,公益项目“蚂蚁森林”,在该地区设立了真树栽种基地,该公益项目对该地区的生态意义是____。下面树种适宜种植在该地区的是____

(2)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地貌(地貌类型),从影响土壤因素的角度,分析该地貌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____
(3)黄河中游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当该问题较严重时,丙地三角洲面积将____(变大或变小),并可通过____地理信息技术可获取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目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较好,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植被恢复对减轻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的意义。____

7 .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貌示意图,该地景观类型丰富,山水林田湖草风景如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位于我国的(     
A.江南丘陵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
2.有关该地貌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冰川侵蚀D.断裂下陷,海浪侵蚀
3.该地区最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土地沙漠化,减少开垦开发B.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种草
C.土壤盐渍化,改进灌溉方式D.土壤污染,增施有机肥料
8 . 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到黄土高原某区域开展以“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观察”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对黄土高原典型地貌进行了观察,并描述了地貌的特征。某同学在笔记本上写道:“黄土峁是单个的黄土丘陵,其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四周多为凸形坡,坡长较短,坡度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分布在高原沟壑区;黄土梁为呈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1)图中黄土峁的序号为____
(2)归纳该同学描述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特点的角度。

同学们调查发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人民摸索出林下牧草种植模式,即在果园林下种植牧草,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效显著。下表为林下种植牧草与未种植牧草的对照样点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表。

地表状况土层深度/cm有机质/(g·kg-1)
种植牧草0-2021.1
20-4010.8
40-6013.4
平均15.1
未种植牧草0-2012.4
20-407.3
40-608.5
平均9.4
(3)与未种植牧草的对照样点相比,说出林下种植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有同学认为,黄土高原地貌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举例说明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环江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洼地地形坡度小,耕地主要集中在此处(下左图)由于裂隙发育,这些耕地不易储水;常出现“雨时涝、晴时旱”现象。因此,该地区生态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001年科研人员在广西环江峰丛山地采取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下右图),既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提高农民收入。对一些生存条件恶劣或者居住分散的地区,实施异地生态移民。



(1)从降水和地貌角度,分析该地区耕地出现“雨时涝、晴时旱”的原因。
(2)从生态和农民收入角度,分析当地采用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
(3)从生态和农民收入角度,分析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实行异地生态移民的积极意义。

10 .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因石漠化现象严重,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曾以种植玉米为生,用玉米和秸秆作为饲料养牛。在科研人员努力下,选择当地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多年生牧草代替玉米,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实现人地和谐发展。读图及文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翻耕土地,将会(     
①提高土壤疏松程度   ②破坏土壤结构   ③促进杂草生长   ④增加耕作面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当地种植牧草代替玉米,有利于(     
①改变气候类型   ②促进岩石风化   ③增加植被类型   ④减少表土损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