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1 道试题

1 . 黄土勺状沟壑是独立发育于黄土坡面上的永久性沟谷,整体形态上大下小,看着像个勺子,当地人称之为“勺沟”。经研究发现,黄土勺状沟壑的沟尾处一般发育有陷穴或暗穴。下图为黄土勺状沟壑示意图与黄土暗穴与陷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发育中的黄土勺状沟壑与黄土切沟的关系最可能是(     
A.切沟是勺状沟壑的初级阶段B.勺状沟壑是切沟的初级阶段
C.勺状沟壑是切沟的最终阶段D.两种地貌毫无关系
2.黄土陷穴和暗穴的发育过程为(     
A.雨水下渗—黄土下陷—地下流水侧蚀、下蚀—形成暗穴
B.雨水下渗—形成陷穴—局部崩塌—形成暗穴
C.局部崩塌—地下流水侧蚀—形成暗穴—下蚀形成陷穴
D.物理风化—局部崩塌—地下流水侧蚀—形成暗穴
2022-10-18更新 | 47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2高三·江苏·专题练习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期土壤由于受到融雪径流、冻融作用及未完全解冻层影响,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因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5-31更新 | 491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森林未分解层凋落物由新鲜凋落物组成,外表无分解痕迹,颜色变化不明显,其持水性能是反映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图为山西省某生态修复区四种典型人工林相同体积未分解层凋落物在浸水24小时内的持水量和持水率(凋落物持水量与其干重的比值)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它树种相比,下列四种降水情况中刺槐拦蓄效果最好的是(     
A.持续性强降水B.持续性阴雨天C.短时阴雨天D.短时强降水
2.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最有利于该区生态恢复的组合是(     
A.小叶杨—油松B.小叶杨—刺槐C.油松—榆树D.刺槐—榆树
2024-03-16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强化训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地貌是按独特演化模式形成的复杂多样且有序分异的地貌形态组合。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合水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北部为丘陵沟壑区,西南部为高原沟壑区,全年总降水量408.2mm,年平均气温10.2℃。合水县区域内黄土塬、梁、峁地貌发育完整,下覆基岩的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主要表现为高原内部间歇性的整体抬升和周围凹陷区域的不断沉降。黄土地貌的演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为此当地于2015年启动了“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减缓了黄土塬的演化过程。下图为合水县黄土大塬的演化模式图。



(1)请描述黄土大塬的演化过程。
(2)说明黄土塬的演化对当地居民区、农田和林地分布的影响。
(3)采用“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能减缓黄土塬的演化过程,试分析原因。
2022-02-22更新 | 57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

5 . 读我国不同地区生态退化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D.土壤盐碱化
2.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1-12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寒假前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6 .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黄土塬、梁、峁地貌发育完整。合水县居民区全部位于塬面上,该县把“固沟保塬”工程作为创建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的抓手之一,全力建设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下图示意合水县塬-梁-峁演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大塬向残塬演化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侧向侵蚀B.下切侵蚀C.溯源侵蚀D.流水磨蚀
2.推测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的重点实施对象是(     
A.大塬B.残塬C.树杈梁D.似圆峁
3.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的有效措施是(     
A.坡面植被恢复B.塬面水沙集蓄
C.沟头打坝建库D.推进沟道渠化
2022-01-01更新 | 93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河道来沙系数(ζ)是指河流含沙量与流量的比值,主要反映河道输沙能力与水沙变化关系。依据河道来沙系数将水沙运动状态划分为水少沙多(ζ≥0.011)、水沙协调(0.009<ζ<0.011)与水多沙少(ζ<0.009)3种状态。水沙搭配关系越不协调,越容易导致河道冲刷或淤积。下图示意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头道拐水文站位置及各季节来沙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头道拐水文站河道输沙能力最大的季节是(              
A.秋季B.冬季C.夏季D.春季
2.头道拐水文站不同季节水沙不协调引起的河道冲淤状态是(              
A.春季淤积B.夏季冲刷C.秋季冲刷D.冬季淤积
3.导致头道拐水文站春季水沙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用水               ②风沙入黄   ③河道封冻               ④降水产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6-04更新 | 1015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巴东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当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相关,而且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示意美国部分地区2013—2015年森林火灾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一年中,图示区域森林火灾最易发生的时段是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2.在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过火林地水土流失程度
A.夏季比冬季严重B.内陆比沿海严重
C.南部比北部严重D.西坡比东坡严重
2018-03-19更新 | 3374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生态脆弱区类型多,分布广。为治理生态脆弱区,人们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如下图),在坑内栽种植被,生态环境问题明显改善。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的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呈“品”字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分散地表径流B.减少径流下渗C.增加地表粗糙度D.利于植被生长
2.鱼鳞坑的主要功能是(     
A.美化环境B.防风固土C.调节气候D.储水护坡

10 . 鱼鳞坑指的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出半月形的坑穴,因其呈品字形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下图为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适合修建鱼鳞坑的是(     
A.云贵高原B.两广丘陵C.大兴安岭地区D.黄土高原
2.关于鱼鳞坑的生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拦截地表水流,增强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B.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C.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恢复D.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区域气候
3.以下工程措施与鱼鳞坑最相似的是(     
A.打坝淤地B.石头方格C.植树种草D.草方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