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山地面积占88.5%,最高峰牯牛降海拔1728m。境内石灰岩分布广,山上多松散的碎石和土层。本世纪初,全县陡坡多用于种植茶树,茶田一般在冬季翻地除草,春夏季节,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该县进行了水土保持区划,在五类不同的水土保持区内,采取不同的治理与开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材料二下图为“石台县水土保持区划图”。



(1)推测石台县划分五类水土保持区依据的主要自然因素。____
(2)分析石台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
(3)简述水土流失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____
(4)列举农业耕作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____

2 . 泾河、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历史上曾经“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泾黄渭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     
①气候变湿变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污水排放增多④煤炭储量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采煤炭②清洁生产③加固堤坝④植树种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强调指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读图及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4 .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历史上种满柳树,称为“柳村”。柳村曾一度形成“柳村无柳、河比田高”的局面,故改名“河田”,下图为河田镇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柳村一度形成“柳村无柳、河比田高”的原因是(     
A.山体滑坡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土地盐碱化
2.为缓解河田镇的生态问题,当地可采取的对策是(     
A.将人口搬迁到河流沿岸B.禁止坡地地区进行耕作
C.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11-12高二上·黑龙江大庆·期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关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6 . 黄河内蒙古段南部有十大支流,被称为“十大孔兑”(下图)。支流上游地区,沟谷纵横,植被稀疏;下游河流蜿蜒,农田遍布。汛期洪水汇入黄河形成沙坝,多数支流3月径流量与9月的相近,但输沙量却小得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十大孔兑”3月输沙量比9月小得多的原因是(     
A.径流速度慢B.植被覆盖度高C.农耕活动少D.冻土未融化
2.“十大孔兑”洪水汇入黄河,会(     
A.改善干流航运.B.利于两岸灌溉C.抬高干流河床D.加强干流泄洪
3.为改善“十大孔兑”中上游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重点是(     
A.合理灌溉B.节约用水C.平整土地D.加强绿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①种草护坡B.②打坝建库C.③平整土地D.④修筑梯田
2.“平整土地”可以减少(     
A.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地表水下渗D.蒸发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5月12日,国家领导人来到山西考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情况。2000多年前,古人曾在这里留下“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的优美诗句。然而长期以来,这里生态遭到较大破坏。

材料二汾河流域气候大陆性较强。图1为“汾河上游流域地形图”,图2为“汾河上游流域地貌景观图”,图3为“太原地区气候资料图”,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查阅文献后制作的“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及环境状况表”。



人口数量(万人)耕地面积
(万顷)
森林面积
(万顷)
植被覆盖率
(%)
灾害频率
(次/百年)
西汉31.655.3700.1
5.93.254501.2
7.84.293.2401.3
5.93.131.2151.5
24.4100.2944

(1)结合图1和图2,描述汾河上游流域内的地貌景观特征。简述影响该地貌特征形成的气候背景。
(2)作为研学小组的一员,请你对该流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
(3)研学小组发现,历史上该地区每百年发生灾害的频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请简述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与灾害频率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9 .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分别是(     )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B.森林生态功能区C.水土保持区D.江河水源涵养区
2.有关图中②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破坏植被B.黄土土质疏松C.全年降水丰沛D.地震灾害频繁
2020-11-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集水面积小于100平方千米的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根据流域特点采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使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各尽其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材料三: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据图说出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3)分析该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4)经过小流域治理后,说明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