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陕西省内秦岭山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部分解说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A.秦岭、渭河B.秦岭、淮河C.大巴山、汉江D.太行山、汾河
2.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境内河流冬季均易结冰D.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3.陕西梯田为旱地梯田,春播需覆膜,说明南北梯田差异表现为(     
A.南方种春小麦,北方种冬小麦B.北方梯田热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
C.南方梯田更重视引水灌溉工程D.北方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保温、保水
4.成语:泾渭分明,因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分析其原因(     
A.季风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B.黄土高原冬季受侵蚀更强烈
C.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D.泾河流量的年际变化非常大
5.古书记载“泾水浊而渭水清”,而现在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最可能的原因是渭河流域(     
①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②下游是地上河,泥沙淤积
③人口、城市众多,污染加剧
④气候变化,导致河流水文特征发生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5-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博湖县奇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通过模型可模拟人类取水导致的径流量消耗,还原天然条件下的理想径流量。永定河是海河支流,永定河流域年降水量为360--650mm。研究表明,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河段不考虑人类取水的理想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下表示意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015年1980年总计/km²
耕地/km²林地/km²草地/km²水域/km²建设用地/km²未利用土地/km²
1
9
8
0
耕地/km²1313920964161373111214221020
林地/km²823456013474055176842
草地/km²4079237971851383284814157
水域/km²61210022411872221148
建设用地/km²45449137121415798
未利用土地/km²3042545291737457
2015年总计/km²19411920613099710172527144422
1.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产生现象主要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森林修复D.围(河)湖造田
2.下列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能导致永定河山区地表径流显著减少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未利用土地
3.永定河山区径流量的变化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应(     
A.控制开发规模B.调整林木结构C.推进植树造林D.坚守耕地红线
2023-05-12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下图示意南亚某国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
2023-05-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黄河流域面积约是长江流域面积的40%,但年径流量约是长江的1/15。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

材料2:黄河流域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需水量大,但上下游缺少用水调控,黄河下游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现象一致延续到90年代。



(1)阅读材料及图片,归纳黄河需要进行水资源调配的原因?
(2)读图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黄河下游断流现象具有什么特征?
(3)为何黄河下游容易出现断流?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的原因?
2023-05-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生产与社会耦合发展,即山顶削峁建塬,发展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小流域源头科学建设水库,为山上药果园区和现代农业提供滴灌水源,从而形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下图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元景观模式示意图。



(1)说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削峁建塬的理由。
(2)分析在山腰与沟坡进行植被建设时,选择草本、灌木结合的原因。
2023-05-0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学生到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为北沙河上游流域示意图。通过调查,了解到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流域王家园一带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物质遭受强烈冲刷。



(1)分析该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北沙河上游流域属于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


(2)请你为该流域的生态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5-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黄土垛是过去260万年由西北风携带的沙尘在古金地或古湖盆上堆积而成的平坦土地,是当地居民鞋以生存的天然场所。当前,黄土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绿卤破碎化和分解问题。黄土塬根据其面积大小和破碎程度,可依次分为黄土大塬、壕塬和残塬四种不同类型。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黄土塬按发生演化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甲两乙丁D.丁乙丙甲
2.图中黄土塬塬面的蚕食过程,实际上是(     
A.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扩张B.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缩小
C.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缩小D.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扩张
3.为解决黄土塬面临的问题措施合理的是(     
①沟头植树种草②沟谷疏浚河道③坡面修筑梯田④塬面居民搬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读“人类社会生产发展过程图”(阶段I是农业生产,阶段II是工业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I,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变暖②水土流失③酸雨④森林破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关于阶段II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可能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②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③会导致全球变暖④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5-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区内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海拔为128~1866m,耕地主要分布于6°~25°的坡地上,大规模垦殖期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流域内常住农户减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为此政府给予农民一定补贴,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和栽培以脐橙为代表的经济果林,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坡耕地—果林转换,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草堂溪流域坡耕地转换为果林之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草堂溪流域近年来坡耕地转换为经济果林的社会经济原因。
(3)调查发现,坡耕地—果林的转换,多发生于公路周边,请推测原因。
(4)进一步扩大坡耕地的转型,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023-05-08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银川滨河新区小孔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降水(单位:mm)分布图,图2为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物质颗粒分布图,图3为黄土高原鱼鳞坑景观图。




(1)图1所示范围内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自__________,400毫米以上地区的天然植被主要是_________
(2)图2中的戈壁带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从地表组成物质的颗粒分布状况推断,风力沉积具有_________性。
(3)兰州市分布于黄河河谷地区,沿河而建,河流为兰州市提供的经济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3鱼鳞坑的形状和分布,推测鱼鳞坑的生态功能。
2023-05-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