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9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石漠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 .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区较周边草原区植被更加茂密,千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优质的冬季牧场。近半个世纪以来,榆树疏林破坏严重,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活化。随着国家草畜平衡政策的推广,适度放牧措施的落实,该区域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自然环境。完成下面小题。

1.牧民把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区作为冬季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①风力较弱②地势较低③植被较多④积雪较多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活化后,其移动最明显的季节及方向(     
A.春季东北B.夏季西北C.秋季西南D.冬季东南

3 . 呼伦贝尔地区的森林草原交错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图为“该地区气候要素空间分布图”,下表为“该地区1988-2004年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类型面积变化量(km2)
1988-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4年
耕地1053.611089.241703.85
林地-9046.03-470.011660.02
草地5828.6-2046.5-4626.25
水域281.48368.66-285.55
建设用地311.98-7.74195.78
未利用土地1619.621070.011430.45
“-”表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主要由其他类型的土地退化而来。
1.图中山脉两侧呈现出(     
A.内蒙古草原文化与黄土高原文化差异B.四合院民居与窑洞民居差异
C.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差异D.秦腔戏曲与豫剧戏曲差异
2.1988至2004年间,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污染B.土地沙漠化C.石质荒漠化D.土壤污染
3.为恢复生态屏障功能,该地应(     
A.加大草场建设,扩大载畜规模B.封山育林育草,禁止人类活动
C.限制人口增长,加大对外移民D.实施轮牧制度,加强水源管理
2024-02-2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4 . 柴达木沙漠(下图)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海拔2500~3000m,是中国沙漠分布海拔最高的地区。该沙漠不同地区干旱程度不同,东部年降水量50~170mm,形成了一些绿洲平原,但近些年来绿洲面积逐渐缩小;西部年降水量仅10~25mm,大范围的沙丘分布其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地貌的外力作用和分布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风力堆积半湿润地区B.风力堆积干旱地区C.风力侵蚀半湿润地区D.风力侵蚀干旱地区
2.该地区近年来绿洲面积逐渐缩小的原因有(     
①全球变暖,水分蒸发加剧
②过度开垦,对水资源利用不当
③地处高原,河流稀少
④风力较大,沙丘活跃性增强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4-02-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干热河谷是中国西南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高温、低湿度、低降雨量和高蒸发量等。该区域典型土地覆被模式正从主要是稀树草丛的多层次结构向低层级结构演变,很多区域甚至已退化为荒坡和裸地(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干热河谷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     
A.岩石的风化产物洪积物B.土壤的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
C.土壤的结构和颗粒物大小D.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和成分
2.影响该地土地覆被模式变化的人为因素是(     
A.长期干旱B.流水侵蚀C.过度垦殖D.缓坡梯田
2024-02-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钦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6 . 毛乌素沙漠位于我国的半干旱区域,有着丰富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其面积约4.22×10¹km²,该沙漠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自1959年以来,人们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沙漠的工程性措施,如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鱼鳞坑长径1.5~2.0m,短径0.8~1.4m,坑深0.4~0.7m)。下列左图示意2012—2021年毛乌素沙漠不同年份降水量、植被面积及荒漠化面积变化,右图示意该地沙丘山坡面的鱼鳞坑。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①土壤类型②气候变化③人类活动④植被数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有利于(     
①提高植被成活率②常年保存地表水③水土保持,维护坡面④促进沙土变为黑土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024-02-05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7 .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我国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单项选择)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2.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2-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12 岩石圈与人类-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8 . 下图为3月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冷锋系统(     
①锋线后为西北风   ②东段主要受气旋系统的驱动
③西段主要受反气旋系统驱动   ④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H地受冷高压控制,气流辐合B.N地冷锋过境,阴雨连绵
C.P地暖锋过境,狂风骤雨D.M地降水概率高,天气多变
3.图中冷锋的移动造成了较大范围内的沙尘暴灾害,影响我国的沙尘暴主要源自蒙古国,导致蒙古国春季沙尘暴天气多发的自然原因有(     
①降水少   ②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③气温高,蒸发旺盛
④植被覆盖率低   ⑤离冬季风源地近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024-01-2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祁连山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环保部发现保护区内过度放牧,水电设施繁多,旅游设施未批先建,遥感发现有37个水电和能源项目,旅游项目中仅有1处进行了环评,多种问题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严重,呈现“生态危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山地区“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     
A.生态环境脆弱B.全球气候变暖
C.地势起伏较大D.人类不合理活动
2.保护祁连山重要的生态屏障,应采取哪些措施(     
①恢复破坏区域,合理有序开发资源②制定相应法规,禁止人类活动
③保护生态环境,设置相应监管部门④保护水资源,关停全部水电项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6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⑤分别是(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2.下列关于图中④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