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3-14高三上·广东茂名·期中

1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其中甲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乙区域近年来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A.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C.宁夏平原D.渭河平原
2.关于上述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农业区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光照,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B.甲农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C.近年来,乙区域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当
D.近年来,乙区域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2016-11-26更新 | 6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陕西·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D.土地荒漠化
12-13高二下·湖北武汉·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与图中的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2.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更好
C.甲河流量更大D.乙河入湖口较深
3.图中沙漠的成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C.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D.人类过度垦殖的恶果
12-13高二上·广东佛山·期中

4 .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判断
A.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B.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D.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比西部低与地形有关
2.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其自然原因是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2016-11-26更新 | 7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3月月考地理试题
11-12高二上·广东佛山·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大量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利用一切土地发展有牧业,进一步扩大放牧规模
C.退耕还牧,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016-11-26更新 | 54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1-12高二下·河北邯郸·阶段练习
6 . 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荒漠化、农田土壤侵蚀、原始森林破坏
B.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农田土壤侵蚀
C.酸雨、农田土壤侵蚀、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D.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农田土壤侵蚀
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3.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C.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2016-11-26更新 | 7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广平县一中高二下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12-13高二上·辽宁大连·期末
7 . 读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5.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2016-11-26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在同一直径沙粒组成的地面上,气流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后就会形成风沙流。下图为风沙流中不同风速下,空气中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
A.不同高度的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
B.高度越高,风沙流空气中的含沙量越大
C.在近地面的3厘米高度,含沙量与风速变化无关
D.在近地面3厘米以下,随风速增加,相对含沙量增多
2.风沙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形成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 ②形成降水,净化空气,减轻污染③掩埋草场、绿洲、农田和交通线④形成沙尘暴,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2-13高二上·吉林·期中
9 . 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2-13高二上·广东深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我国农牧界线向北推移,加剧了该地区荒漠化,原因是(  )
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具有沙漠化的潜在威胁
②用水量增多致使降水减少
③农作物固沙不及草原植物
④破坏植被而又缺少防护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2-09-18更新 | 66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06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