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1-12高一下·河北衡水·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完成下面小题。

1.“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
2022-02-22更新 | 20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2 . 读“我国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被是(     
A.草原B.苔原C.阔叶林D.针叶林
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次生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减少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被分布区属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该植被分布区属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草场退化严重
C.该植被分布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气候较干旱
D.该植被分布区由于人口稀少,所以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
2022-02-19更新 | 40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设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
C.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气温较低
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4 . 下图为美国本土某次“黑风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黑风暴”本质上是一种(     
A.土壤侵蚀B.土壤盐碱化C.土地污染D.土壤酸化
2.引起“黑风暴”的根本原因是(     
A.砍伐森林B.过度垦殖C.温室效应D.不合理灌溉
3.关于图示“黑风暴”主要发生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落基山区B.土壤——红壤C.植被——温带草原D.土地利用——棉产区

5 . 2021年3月17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预计17日8时至18日8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华北地区有沙尘暴,新疆地区有特大沙尘暴。这是近10年来我国遇到的强度最大,影响最广的沙尘天气。如图示意2021年3月17日14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


1.乙处天气系统控制下(     
A.气流上升,利于扬尘B.气流下沉,利于扬尘
C.气流上升,抑制扬尘D.气流下沉,抑制扬尘
2.造成本次近十年来强度最大的沙尘暴涉及地区的原因不包括(     
A.蒙古国西南部沙尘频繁随气流向南移动B.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
C.东北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D.北方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减少

6 . 下图为近300年来世界不同类型土地面积比值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B.人口增长C.地表结构改变D.优化生存环境
2.图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维护全球生态平衡B.缩短水循环的周期C.减少旱涝灾害发生D.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2021-12-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启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检地理试题

7 . 下图示意某国家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B.地外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旺盛D.太阳辐射强,地表土质疏松
2.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沙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①建设人工草场②控制载畜量③实施退耕还草④发展草原旅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 下图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剧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与异常B.地表崎岖不平
C.经济活动过度D.城市化进程加快
2.②地区森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B.防风固沙C.净化空气D.美化环境
3.形成③④两个地区共同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多石质山,土层浅薄B.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C.红壤分布,土质疏松D.地形崎岖,降水量大
2021-12-28更新 | 25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2021-12-27更新 | 554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秦汉以前,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存在一个面积16000km2的湖泊——猪野泽。秦汉时期,猪野泽沿岸成了农耕区,湖泊面积迅速萎缩后改称西海泽,湖泊盐度增大,湖岸植被消失;到了唐朝,西海泽沿岸人口增加到数十万,西海泽退化成十多个小湖泊。明清时期,西海泽附近人口暴增,湖泊缩小刮不足原来的1/100,称为青土湖。湖泊面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发生着大或小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在石羊河上游修建了红崖山水库,一年后青土湖消失。下图示意猪野泽到青土湖再至消失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考证猪野泽存在的依据有(     
①文献记载②地质发掘③民间传说④现代生物分布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秦汉之后,该湖泊面积在历史时期有所增大时,当地(     
A.农业发展B.牧业衰退C.农业衰退D.人口迅增
3.加快青土湖消失的原因是(     
A.农业引水B.植被破坏C.沙漠南侵D.气候变暖
2021-12-15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