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2021年,来自西北的沙尘“大举南下”,我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北方大范围出现沙尘天气,超15省、区、市受影响。其中,3月28日北京强沙尘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统计数据显示,北京3月份沙尘日数一般为2.4天,2021年则偏多。下图示意2021年3月27日08时~29日08时我国沙尘天气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1年3月27~29日北方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超15省、区市受影响,其原因是(     
A.全球变暖,东南季风势力强盛B.中纬度盛行西风势力增强
C.热带太平洋东侧气温异常升高D.气温回升快,冷暖空气活动频繁
2.2021年3月28日北京强沙尘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其沙源主要来自(     
①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②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草原
③蒙古国的中东部内陆地区④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此次西北沙尘“大举南下”,与其相关的自然背景特征是(     
①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②气温异常偏低③地表干燥④降水偏多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2-12-14更新 | 242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覆盖状况改善
2022-10-30更新 | 3510次组卷 | 61卷引用:重庆江津长寿綦江等七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2.与该过渡地带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近年我国沙尘暴天气增加B.该地区常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2022-06-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影响植被对干旱响应的敏感性因素包括;气温、降雨以及干旱发生的月份等。蒙古国大部分区域植被生长受干旱影响较强,其对干旱响应的敏感性用系数R表示(R等于植被覆盖度和降水蒸散发指数的比值)。左图是蒙古国2001一2019年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与敏感系数的趋势统计图,右图是蒙古国不同月份与敏感系数趋势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蒙古国植被总体上对干旱响应最敏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据图可推测蒙古国(     
A.年平均气温对植被干旱响应敏感性的影响是负向的
B.年平均降水量对植被干旱响应敏感性的影响是正向的
C.水分平衡是影响植被干旱响应敏感性的关键
D.土壤性质是影响植被干旱响应敏感性的关键
2022-04-27更新 | 766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我国华北某滨海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为缓解土壤返盐问题,该地探索出了结冰灌溉的措施,即冬季抽取地下咸水灌入盐碱地,低温下的咸水在盐碱地表面结冰,春季冰层融化,对土壤起到淋洗的作用,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一般条件下,土壤在冻结时水分由较高温处向较低温处运动。下图示意该地区某年12月10日至次年3月31日,未灌溉土壤和结冰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和含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未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和结冰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的变化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
2.咸水结冰灌溉后,冬季地表含盐量的变化及原因是(     
A.变小;土壤表层温度升高,盐分向上运移减弱
B.变小;土壤表层温度降低,盐分向上运移增强
C.变大:土壤表层温度降低,盐分向上运移增强
D.变大;土壤表层温度升高,盐分向上运移减弱

6 .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喀斯特山地省份,人口密度是全国的1.09倍,人口合理容量超载50%以上,加剧了贵州石漠化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贵州人口合理容量大小的直接因素是(     
A.人口密度B.地质条件C.耕地数量D.地形地势
2.人口合理容量超载加剧贵州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陡坡毁林开荒B.草场超载放牧C.生态环保意识差D.水资源利用不当
3.为应对人口合理容量超载问题,贵州应该(     
A.实行人口全面外迁B.提高农业技术水平C.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7 .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年降水量约250~400mm,这里曾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经历荒漠化后,毛乌素沙漠多流动沙地。1995~2013年监测数据表示,流动沙地逐步转变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下左图为毛乌素沙漠示意图,右图为毛乌素沙漠1995~2013年气温、降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毛乌素沙漠1995年后逐步转变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据图文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转暖B.降水增加
C.土质黏重D.地形平坦
2.毛乌素沙漠治理成功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A.黄河中游输沙量增加B.兰州沙尘天气显著减少
C.榆林湿地面积增加D.榆林耕地面积扩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河西走廊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常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四种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四种自然景观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常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增强B.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9 .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冬季气温(℃)
400~800
-
<200<-15
<200200~400<0
过渡带400~800300~4000
800~1600400~700>0
>1600>700>15

1.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甲:水土流失B.乙:荒漠化
C.丙:水土流失D.丁:盐碱化
2.表中乙所在地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河流的综合治理B.水土流失的防治
C.防治土地荒漠化D.中低产田的治理
3.对乙、丙所对应的径流带内生态问题的共同治理措施是(     
A.防止植被破坏,提高植被覆盖率
B.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
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恢复生态
D.改造地表形态,修建缓坡梯田

10 .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陕西省榆林市经历几代人持续开展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毛乌素沙漠沙进人退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气候异常B.多风沙,蒸发旺盛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榆林由“沙漠之都”变成“大漠绿洲”,使得当地(     
A.环境承载力变小B.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C.资源承载力变小D.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2021-10-08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暨华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