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1 . 2 010年6月1 7日是第1 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ol Day to Combat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2009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帽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导致④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蚀B.水蚀C.冰蚀D.海蚀
3.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C.人口增长迅速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2 . 读下面两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M、N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
C.大气污染D.酸雨危害
2.M、N两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别是(  )
A.工业排污、生活废水B.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C.乱砍滥伐、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矿产开发
2016-11-27更新 | 400次组卷 | 7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 . 读贵州省某流域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与坡度、坡向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位于(  )
A.坡度5°,坡向西北坡B.坡度15°,坡向南坡
C.坡度40°,坡向西南坡D.坡度50°,坡向东南坡
2.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毁林开荒B.城市建设
C.修筑公路D.旅游开发
4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制约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地形B.降水C.热量D.光照
2.两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为(  )
A.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土地沙漠化D.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
10-11高一下·陕西·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D.土地荒漠化
12-13高二下·湖北武汉·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与图中的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2.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更好
C.甲河流量更大D.乙河入湖口较深
3.图中沙漠的成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C.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D.人类过度垦殖的恶果
11-12高二上·广东佛山·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大量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利用一切土地发展有牧业,进一步扩大放牧规模
C.退耕还牧,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016-11-26更新 | 54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1-12高二·陕西西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B.岩石裸露有利于风沙活动
C.气候因素决定荒漠化的发展
D.大风天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12-13高二上·辽宁大连·期末
9 . 读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5.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2016-11-26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在同一直径沙粒组成的地面上,气流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后就会形成风沙流。下图为风沙流中不同风速下,空气中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
A.不同高度的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
B.高度越高,风沙流空气中的含沙量越大
C.在近地面的3厘米高度,含沙量与风速变化无关
D.在近地面3厘米以下,随风速增加,相对含沙量增多
2.风沙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形成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 ②形成降水,净化空气,减轻污染③掩埋草场、绿洲、农田和交通线④形成沙尘暴,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