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1 .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是综合考虑了降水和温度数据计算得到的表征干旱状态的指数,某区域的SPEI数值越小代表该区域越干旱。图示意我国新疆1961~2015年SPE数值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1997年后,发源于天山南坡(平均海拔约4000米)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与SPEI指数呈正相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平均海拔5500~6000米)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却与SPEI指数呈负相关;同时新疆极端降水增加,约占降水总量的50%,原本植被覆盖较好的伊犁、阿勒泰等地区,出现植被明显退化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新疆1961~2015年SPEI指数的变化,推测该地区(     
A.地下水位升高B.荒漠化加剧C.雪线位置下降D.气候转干冷
2.1997年后,天山南坡和昆仑山北坡河流径流量变化不同,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向与流程长短不同B.流经地区土壤性质不同
C.河流补给方式的比重不同D.流经地区植被类型不同
3.新疆极端降水增加,伊犁、阿勒泰等地区植被退化,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层变薄B.降水期与植物生长期不一致
C.土壤含水量饱和使植物缺氧D.多阴雨天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2 . 疏勒河位于河西走廊,发源于祁连山,疏勒河流域中游玉门市至下游瓜州县之间是东西长300km的狭长地带,分布着绿洲、戈壁、山地和荒地,覆盖有天然林草地和人工林草地。近年来,区域生态用水严重不足造成土壤盐碱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下表示意1980-2018年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植被年均生态需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类型植被面积/万公顷年均生态需水量/亿立方米
有林地0.0310.0065
灌木林地2.1530.3660
疏林地0.9050.1105
其他林地0.2280.1750
高覆盖草地1.7330.3845
中覆盖草地1.3200.9930
低覆盖草地49.5535.0695
合计61.9236.9475

注:有林地是指密闭度大于20%的林地

1.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不同植被生态需水量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植被类型与面积②土壤性质③水热条件④河流水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人工植被覆盖占比最高的区域是(     
A.山前斜坡地带B.绿洲边缘地带C.荒漠过渡地带D.绿洲中心区域
3.表中植被生长与水源补给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据此推测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和主要原因是(     
A.春季植被耗水量大B.夏季实际蒸发量大
C.秋季上游来水量少D.冬季区域气候干旱
2023-03-20更新 | 55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地理试题

3 . 下表为某省(区)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比重表。完成下面小题。

荒漠化类型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土壤盐渍化
面积占比(%)20.6058.7820.62
1.该省(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山东丘陵
2.下列能“因地制宜”防治该地区荒漠化的措施是(     
①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粮食生产②停止盲目开垦,加强退耕还牧
③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林用地④引进高新产业,发展地方经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金华十二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石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喀斯特地区尖锐的人地矛盾易造成石漠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导致部分耕地撂荒,从而影响了石漠化的发展。撂荒地前期水土流失明显,后期生态恢复抑制石漠化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撂荒后期能抑制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A.降低坡度B.恢复了植被
C.减小降雨强度D.减少雨水下渗速率
2.下列有关我国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陡坡修建梯田能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排灌结合能缓解土壤盐渍化
C.农牧交错带应扩大耕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D.西北地区受副高控制,降水稀少易发生荒漠化
2023-03-14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变试题1

5 .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较茂密,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研究表明,该沙漠春季(4~5月)沙尘天气出现频率高于夏季;春季沙尘天气出现频率与上一年冬季冻土平均深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沙漠春季沙尘天气出现频率高于夏季,主要是因为春季(     
A.积雪融水较少B.植被覆盖较少
C.空气对流较强D.耕作强度较大
2.该沙漠冬季冻土平均深度较大的年份,次年3月(     
A.土壤含水量较大,沙尘天气较少B.植被生长较好,沙尘天气较少
C.积雪融水量较小,沙尘天气较多D.平均气温较低,沙尘天气较多

6 . 鄂尔多斯高原处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谁,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在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模拟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生物量的相对竞争系数(如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     
A.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
C.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D.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
2.据材料可知(     
A.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蒿强B.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C.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D.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7 . 植被覆盖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下图示意蒙古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及植被覆盖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线植被覆盖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风力D.土壤
2.乔伊尔每年遭受风沙灾害最多的月份是(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
3.推测甲、乙两线草地管理举措为(     
A.均为划区轮牧B.均为自由放牧
C.甲线为自由放牧,乙线为划区轮牧D.甲线为划区轮牧,乙线为自由放牧

8 . 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425-3435m,若尔盖草原是中国高寒湿地发生大范围沙化的典型地区。喜马拉雅旱獭是造成若尔盖草地沙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旱獭影响下若尔盖草地沙化演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尔盖草地的演化反映出当地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是(     
A.旱獭大量迁徙,草地沙化缓解B.旱獭分布扩散,草地沙化加剧
C.土壤变得疏松,草甸长势趋好D.地下水位抬升,地表植被退化
2.旱獭洞对若尔盖草地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A.洞内积水,导致植被根系腐烂B.旱獭洞分布扩散,水土流失加剧
C.掏空沙体,导致上部草皮层坍塌D.破坏地下径流,导致植被缺水

9 . 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出现大规模沙尘暴天气,造成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图为2022年沙尘暴期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在经历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     
A.甲B.乙C.丙D.丁
2.乙地区草地萎缩较为严重,突出表现为(     
A.土壤有机质增加B.地下水含量增加C.土壤盐碱度上升D.植被覆盖率升高
3.丙地区设有许多草方格沙障,主要目的是(     
①削弱风力②保护铁路线③营造景观④减少降水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2-13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11高二下·甘肃武威·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D.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2023-02-06更新 | 404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7届河南鹤壁高级中学高三上第六次周练文综地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