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读下图,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和近年来的工业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3)结合材料,说明当地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 .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

材料二 2013中国(呼伦贝尔)中俄蒙第三届国际风力发电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于2013年6月28~30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资源,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

材料三 中国2005~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

(1)据材料一判断在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高端研制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2)结合材料二,分析内蒙古打造“风电三峡”的可行性。
(3)读材料三,分析我国能源供需状况;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此状况?
2020-07-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福清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内陆腹地,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向北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高地。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经济区能源开发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地表起伏B.优质土地资源短缺
C.气候条件恶劣D.水资源短缺
2.合理开发利用该基地能源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②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
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④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该经济区开发中,有可能形成的合理产业链是(     )
A.煤矿开采、火电厂、金属冶炼B.煤矿开采、铁矿开采、汽车厂
C.油气开采、油气化工、汽车零配件厂D.煤矿开采、油气开采、金属矿产开采
4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多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

5 . 淮北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优势不在于扩大煤的开采总量,而在于利用这里煤品种全、品质好的优势延长产业链,走煤炭化加工之路,把淮北建成全国一流的煤焦电基地,在皖北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城市发展速度趋缓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10-21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2-13高二上·四川巴中·期末
6 .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 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
C.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D.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3.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生产链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2020-02-23更新 | 9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芗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海洋天然气加工是通过海底管道,将天然气输送到陆地上的工厂中进行处理、液化和储存,再通过专用设备运输。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相当于将岸上天然气液化工厂安置于船上,是集海上天然气石油气的处理、液化、储存和装卸为一体的新型装置。莫桑比克有着丰富的海洋天然气,尚未规模化开发,近年来,在接受国际援助的同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目前正与中国合作建设大型浮式天然气项目,开采海洋天然气资源。


(1)指出浮式天然气项目的主要优势。
(2)分析莫桑比克海洋天然气开发规模较小的社会经济原因。
(3)简述中莫合作建设浮式天然气项目对我国的意义。
(4)预测海洋环境和气候对项目建设和工程人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0-11高二上·海南·期中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6-12-12更新 | 318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学考)试题
11-12高二下·天津·期中
名校

9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A.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B.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2016-11-26更新 | 273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地理试题

10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③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④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关于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②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③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④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03更新 | 49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协作卷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