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读山西能源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山西能源综合利用图,对于山西输出产品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煤炭工业仍然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外运幅度将继续提高
B.能源的综合利用是在以煤、铁、铝等矿产资源的优势基础上开展的
C.电力输出将大大提升
D.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2.在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不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B.酸雨C.放射性元素危害D.植被破坏

2 .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人口锐减B.资源耗竭C.产业升级D.生态恶化
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A.改善生态环境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D.促进商业发展
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甘肃玉门B.福建厦门C.辽宁鞍山D.湖北武汉
2017-08-18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质检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8日,我国自主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在江苏如东(如图)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实现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1)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江苏省在海洋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
(2)推测开发海上风能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3)简述发展风电产业对如东县产生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同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措施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2018-12-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12-13高二上·福建厦门·期中
5 .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塔里木河相关数据对比表
  下游河段
年代    
水量(立方米)地下水位(米)胡杨林(公顷)
20世纪50年代14.6亿3~55.4万
20世纪90年代2.5亿11~130.7万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3)材料二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什么问题?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
(4)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就在新疆,与新疆接壤的中亚地区也是保障我国石油进口重要区域,与非洲相比,我国从中亚进口石油具有哪些优势?
(5)除进口石油外,我国还可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6)根据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建设新疆能源基地的?
2016-11-26更新 | 8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6 .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作为煤炭输出地的晋、陕、内蒙古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2018-12-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9-10高二下·辽宁·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7 . 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   )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12-13高二上·福建厦门·期中
8 . 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

材料二:山西省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材料三、五大国主要产值、资源消费指标占世界比重(%)
国家GDP
(2003)
工业增加值
(2003)
钢消费量
(2003)
煤炭消费量
(2004)
石油消费量
(2004)
中国11.82226.6234.448.19
日本6.67.17.944.356.41
美国20.116.510.7120.3124.89
材料四、中美两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变化

(1)读材料一,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2)简述1990年以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读材料二所示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主要的优势有哪些?
⑷材料三、四中反映出中国目前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其原因是            、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⑸请描述中国与美国自然资源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规律。
2016-11-26更新 | 10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了讨论。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为什么?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音乐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回答下列各题。
1.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A.提高经济效益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C.减少水资源的消耗D.降低运输成本
2.目前,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是
①“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②“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③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将减弱
④山西煤炭的开采因为种种原因已不具优势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A.改善了环境质量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C.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D.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2015-04-27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