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山西在发展主导工业时引起的最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大气污染严重D.生物多样性减少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2 .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D.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2.为保证能源安全,我国可以(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③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
④加强国内煤炭和石油开采,保障我国能源需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 山东济宁市是全国13个重点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由于多年开采形成了大片采空区,农田塌陷、房屋开裂随处可见长期以来,当地政府挖土填充塌陷区不仅成效甚微,还带来了新的负面作用。近年来,采用“引黄淤灌”的方式治理地表塌陷问题,取得了显著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早期济宁市挖土填充采空区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破坏地表结构   ②增加治理成本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造成环境污染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2.济宁市引黄河水淤灌采空区的有利条件是(     
①黄河水源充足   ②引黄距离较近   ③黄河水含沙量大   ④运河水运便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引黄淤灌”治理方式在塌陷区产生的主要效益有(     
A.提高黄河通航能力B.提高黄河防洪标准C.扩大采空区养殖规模D.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021-07-20更新 | 399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
2021-07-08更新 | 11283次组卷 | 61卷引用:贵州省仁怀市周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2020年,山西省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港澳大湾区等地的新材料产业转移,着力发展“煤—煤沥青—中间相沥青—沥青基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产业链条,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广东省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等产业,加快培育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发展将产业集聚,形成新的工业地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聚,短时间内会使该区域(     
A.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B.矿产资源储量增加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水土流失明显改善
2.广东省与山西省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资源配置C.交通状况D.劳动力
3.山西省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最主要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条件分别是(     
A.劳动力廉价     距离市场远B.煤炭储量大     环境压力大
C.原材料充足     交通欠发达D.政策扶持     技术水平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