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2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木里煤田位于青海省海北与海西交界处的大通河上游盆地中,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其资源储量占全省总探明资源储量的70%以上。木里煤田开发较晚,从2003年开始,先后有8家企业进入木里煤田进行勘查开发,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木里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效率不高,对生态环保重视不够,基础设施滞后,矿区开发建设进展缓慢。如图示意木里煤田的位置。

(1)说明木里煤田开发的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木里煤田开发对大通河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为木里煤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 .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简述图示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对黄河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从经济或生态角度,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0-02-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左图为“晋陕内蒙古区煤炭南运通道”,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其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左图中产煤区的煤要运到福州港,请说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2)请简要叙述“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给C市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作为煤炭输出地的晋、陕、内蒙古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4)试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
2016-11-18更新 | 5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福建八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5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简要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2)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3)简述该地区大力发展风电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6 . 下图表示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最大不同:我国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而世界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
A.煤炭     天然气B.石油     天然气
C.煤炭     石油D.煤炭       核能
2.我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以保证能源消费,分析降低石油大量进口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进口石油的自主产量B.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C.提高国内石油市场价格D.加大我国近海石油开采力度
7 . 我国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建造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内蒙古建设风力发电的有利条件是(    )
A.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冬季风能资源丰富B.地势平坦开阔
C.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D.靠近消费市场
2.当地发展风电将有利于(        )
①缓解当地能源资源的匮乏 ②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 
③弥补华北地区电力的不足 ④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8 . 读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工业部门,合理的是(       )
A.①——钢铁B.②——电力
C.③——化工D.④——机械
2.实现该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延长产业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B.禁止污染物的排放
C.大力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D.关停重化工企业
9 . 读“中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应是我国风能资源开发重点地区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图中显示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及沿海地区
B.主要分布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寒气候区
D.我国广大的内陆地区均是风能贫瘠地区
10 .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D.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区
2.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