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3-14高二上·广东汕头·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几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
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2020-12-05更新 | 20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3-2014学年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2 .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俗称“瓦斯”。我国埋深2 000米的浅层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前三。2016年全国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576.12亿立方米,利用率仅42%。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
A.其燃烧值更高B.开采难度更大
C.储存于背斜部位D.不可用常规管道运输
2.大规模开采、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将带来的影响是(  )
A.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B.导致地面沉降
C.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D.减轻大气温室效应强度
3.煤层气作为我国“十三五”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这将会(  )
A.使能源消费重心向西北转移
B.增加我国能源储备与安全
C.使能源生产重心向东南转移
D.减少我国天然气进口量
10-11高三·河南信阳·阶段练习
3 . 读下图“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
C.消费市场狭小D.水资源短缺
2020-03-31更新 | 266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资源型城市往往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一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成长期,资源年开采量逐年增加
B.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城市进入成熟期
C.进入成熟期,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持续保持稳定
D.进入衰退期,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5 . 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能源生产量、消费量占全国比例图,完成下列小题。

1.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储量及开发远景十分可观,但能源生产量比重却最小,其原因是
A.能源消费量小B.资金技术缺乏
C.国家政策倾斜D.能源资源总量小
2.下列扩大东部能源供应的对策中,正确的是
①开发新能源②跨区域调配能源
③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转移
④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6 . 中亚两大内流河——阿姆河、 锡尔河源于帕米尔高原, 穿过沙漠注入咸海, 沿岸形成狭窄的绿洲,是灌溉农业发达的地区。读中亚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咸海沿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
B.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降水稀少
C.大量引用流入该湖泊的河水灌溉土地
D.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2.为了防止流域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
②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大力开采地下水,避免使用地表水
④营造农田防护体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 过去煤炭运输依靠公路和铁路,输煤管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输煤方式。管道输煤需将煤加液体制成浆体后再利用管道输送。由于管道输煤所使用的液体可重复使用,因而比煤化工厂需水量少。陕西省(下图)多季节性冻土(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岩土层),优质煤矿集中在陕北地区(榆林和延安),而煤化工厂则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西安咸阳、渭南一带)。2019年,陕西神渭输煤管道主体贯通,除首尾外的其余管线均埋于1.5米以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煤化工厂多选址于关中地区是因为当地
A.劳力丰富B.水源充足
C.地价便宜D.技术先进
2.神渭输煤管道埋在1.5米以下主要是为了
A.防止管道错位B.减少管道占地
C.降低运输难度D.保护沿线生态
3.与传统输煤方式相比,神渭输煤管道投入使用将
A.扩大神木煤炭市场B.提高渭南煤化成本
C.减轻延安公路污染D.加快西安产业升级

8 .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侧重用户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如下图所示。中国2012年以来连续出台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以缓解中国光伏组件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风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政策支持B.市场需求C.环保要求D.产业链全
2.与传统太阳能发电站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     
A.投资小,经济效益高B.污染少,环境效益好
C.占地少,输电损耗少D.增内需,消耗产能快
3.我国明确提出鼓励在中东部地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达、用电供需矛盾大②技术水平高③太阳辐射强④人多地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

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年均波浪能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B.NC.QD.K
2.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A.可再生,蕴储量大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D.分布广,易开发
10 .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 的是
A.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B.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后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2.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
①经济结构 ②科技水平 ③能源结构 ④生产规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据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A.降低GDP增长速度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D.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