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6-17高三·江苏·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2017-06-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十高频考点50

2 .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82-2012年间,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一组景观类型是
A.湖泊与沼泽B.坑塘水库与人工水库
C.沼泽与台田鱼塘D.坑塘水库与台田鱼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①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
②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③水量增加,利于通航
④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3 .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水南调B.沿线需逐级抽水
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
2.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碛上游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碛可抬升黄河古渡水位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
3.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       )
A.农业景观B.地质成因C.汛期长短D.径流量季节变化

4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供水,沿线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受益。

(1)M为某省会城市,分析该市所在省份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
(2)N河为长江的重要支流,简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对N河流域的有利影响。
2017-02-17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5 .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及中温带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D.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C.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D.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6 . 引清调水的目的在于“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下图中计划从汉江调水流经龙阳湖后,对调水进行二次分配,分别流向三角湖和墨水湖,形成调水线路1和线路2。读图回答下题。

1.汉江作为水源地的原因是
A.水质差B.水量大
C.水量季节变化小D.水流平稳
2.从汉江引水可以
A.改善四湖的工农业用水状况
B.对汉江防洪有决定作用
C.从根本上解决四湖的水污染
D.对保护长江水质有积极作用
2016-12-1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一地理试卷
7 .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常发生凌汛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2.“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8 . 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用。其工程主要包括: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郑州附近的穿黄工程、天津段和北京段的管涵工程。图为中线工程简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     
A.可自流供水的线路长B.沿线人口、城市密集
C.可调水量大D.工程量小
2.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带来的影响有(     
①增加供水量 ②库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加重   ③提高水库对汉江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能力 ④提高水库水位,增加了供水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
材料二:右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2)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可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3)南水北调中线调入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区,评价其区位条件。
2016-12-1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地理试卷
10 . 下图为我国水资源和耕地比重分配图。读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2.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西气东输工程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D.“三北”防护林工程
2016-12-12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二:地球上的水分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