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截止2017年8月1日,南水进京总水量已突破25亿立方米。读“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江口地区较北京
A.雨季时间短B.年降水量少
C.下渗作用弱D.水资源丰富
2.南水北调工程直接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下渗
C.植物蒸腾D.地表径流
3.南水北调对北京的影响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彻底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利于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2018-03-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2 . 读世界两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为________国的_______工程;②为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工程。上述工程主要是解决所在国家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图①所示区域气候类型___________。图②所示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跨区域调水给受水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2018-02-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3 . 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 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过黄河后可以自流引水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通车,成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下图是西成高铁及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四川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家具产业转移。目前成都已经拥有2000多家家具企业,年产值到达150亿元,成为全国三大家具产业制造基地之一,成为我国家具的重要集聚区。

材料三     下表为2013—2015年四川省产业结构的组成状况。

(1)影响西成高铁修建的主导因素是        ,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是复杂的         和地质条件。

(2)西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         ,耕地类型主要是         

(3)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对受水区土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4)根据材料判断目前四川省区域发展处于        阶段,阐述四川省家具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2018-02-20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abc为我国三条资源调配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D.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2.对上述三种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善了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有利于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是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消费需求分布不匹配导致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用。其工程主要包括: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郑州附近的穿黄工程、天津段和北京段的管涵工程。图为中线工程简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
A.可自流供水的线路长
B.沿线人口、城市密集
C.可调水质差
D.工程量小
2.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带来的影响有
①增加供水量   
②库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加重
③提高水库对汉江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能力
④提高水库水位,增加了供水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 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家重大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区域,地跨皖豫2省14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1048.68公里。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实现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工程初步拟定多年平均引江水量48.99亿立方米,调入淮河水量26.05亿立方米,水运总量约为10430万吨。下图为“引江济淮”工程部分区段线路图。


(1)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简述“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性。
(3)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对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2018-02-05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9 . 下图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A是______工程,B是______工程,C是______工程。
(2)解析我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地理原因。
(3)图中B调运的能源是______,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10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2011年2月4日报道,2010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旱情发展迅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受旱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材料二: 2011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状况分布图 

(1)此次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是(     
A.冬小麦B.水稻C.玉米D.甘蔗

(2)在图中,中等以上干旱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经常产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__________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5)图中A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B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黄土高原的气候和植被特点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