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截至2022年5月13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到531亿立方米。其中,为沿线50多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为受水区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0多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受水区农业生产的角度考虑,中线工程输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调水工程实施后,受水区(     
A.降水明显增加B.洪涝灾害加剧C.地下水位上升D.缺水问题解决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港(低山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总面积1092平方千米,由几个半岛和一组大小岛屿组成,三面被南海环绕,但曾是世界上人均淡水拥有量垫底的城市。东深供水工程北起东江、南到深圳水库,途经东莞、深圳两地,是内地向香港供水的大型调水工程,它的建成供水使香港的用水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下图为东深供水工程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香港曾是世界上人均淡水拥有量垫底的城市,试说明其原因。
(2)迄今,东深供水工程已经不间断安全优质对港供水50余年,这离不开广东省的精心管理。试推测广东省的精心管理措施可能有哪些。
(3)除东深供水工程外,列举香港政府可采取的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可行措施。
2023-04-22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利比亚90%国土为沙漠,耕地集中在北部沿海地区,早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浅层地下水。

材料二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之一,完工于1991年,下图为工程路线示意图。该工程将沙漠中储量巨大的深层地下水抽出,向北输送到沿海地区,极大地缓解了利比亚地表水资源短缺状况。



(1)描述利比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与冬季相比,该调水工程夏季调水量较________(填大或小),从水资源供需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3)简述该调水工程为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环境效益。

4 . 最近学者研究发现,大约800万年以来,西藏羌塘盆地渗漏水通过裂谷和断裂带进入上地幔岩熔隧道组成的“地下河”中,“地下河”水通过基底断裂带涌出地表,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湖泊。西藏“地下河”还可以补给华北平原(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     
A.水资源绝对数量严重不足B.水资源质量不符合要求
C.水资源供需空间不匹配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
2.“地下河”调水的优势是(     
A.调水线路灵活B.河流水量大
C.水质好,费用低D.输水通道易建
3.西藏地下水调到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沿线人居环境B.促进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
C.减轻北方地区洪涝灾害D.解决区域水污染问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印度河是南亚大河,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材料二:下表为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表。

河流径流量占流域
的比重(%)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4~6月7~9月10~12月1~3月
印度河干流53315487
支流①134436812
支流②14285679
支流③43051811
支流④161964107

(1)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的主要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
(2)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3)从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2023-03-18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海亮教育仙桃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河出现“东水西沙”的主要原因是(     
①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②干流东侧流域面积更广   ③干流西侧流经沙地   ④干流西侧上游地势起伏较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对辽河流域水循环的影响(     
A.减少蒸发B.增加地表径流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降雨

7 .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火电、天然气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②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③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下图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部分线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条线路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的是____。(填字母)
(2)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有①____;②____
(3)图中B线路调配的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名称是____,其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①____;②____
(4)图中A线路所属的工程名称是____,该工程运行对上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分别是:________
2022-12-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二会考)地理真题

9 . 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总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问题
2022-12-19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丹江口水库始建于1973年,2003年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2005~2013年,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河南省淅川县地处丹江口水库沿岸,石漠化土地面积占26.4%。为配合大坝的加高,该县实施移土培肥工程,即在大坝加高后可能淹没的地区,将耕地表层(20~50厘米)的肥沃土壤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转运至周边石漠化坡地,改造和修建梯田10.84万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航运条件B.提升水库水质
C.增加调水水量D.扩大灌溉面积
2.移土培肥工程的实施,可使加高后的丹江口水库(     
A.含沙量较高B.水位较高C.库区较大D.水质较好
3.淅川县境内剥离表土的区域(     
A.海拔较低、坡度较小B.海拔较高、坡度较大
C.海拔较低、坡度较大D.海拔较高、坡度较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