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0 道试题
1 . 下图为胶东地区引黄(黄河)调水工程示意图。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的时段为每年11、12月至次年2月,其依据是(     

A.胶东地区外来人口多B.可避开农业用水高峰
C.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该时段黄河水质最好

2 . “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出口明渠三部分组成。第一期工程于2018年8月24日开通调水。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引水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通河是湟水的支流,但仍从大通河调水的主要原因是(     
A.湟水冰川融水少,水量少B.大通河受人类干扰少,水质好
C.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D.湟水谷地人口多,需水量大
2.该工程在地形平坦处采取开明渠的好处有(     
①节约建设成本②减少运水成本③增加空气湿度④利于航运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3.“引大济湟”工程对湟水流域的生态影响是(     
A.水土流失加剧B.促进地下水发育C.提高农业产量D.缓解土壤盐碱化
2022-02-13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大运河,把长江水调往北方。下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沿线地区可以(     
A.解决华北的盐碱化问题B.改善丙地运河航运条件
C.补给黄河下游水量D.解决戊地用水紧张状况
2.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人口分布不均B.经济发展不平衡
C.水土资源分布不均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

4 .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大的支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下图为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调水线路甲相比,调水线路乙的明显缺点是(     
A.可调水量大B.可输水时间短C.施工难度大D.水质较差
2.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产生的影响有(     
A.加重了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B.改变陇东地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C.改变武都段白龙江河流补给类型D.增加泾河水量,同时增加含沙量
2022-02-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下图所示地区修建了大型调水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A.分布均匀B.西多东少C.南多北少D.东多西少
2.对图中调水线路走向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城市分布B.盛行风向C.植被覆盖D.地形地势
2022-02-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我国某地区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见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是(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有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B.Ⅰ、ⅢC.Ⅱ、ⅣD.Ⅲ、Ⅳ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2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2022-02-0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2019年3月从黄河万家寨大坝引水,经平鲁分水,调至朔州转入桑干河,沿山西大同、阳原盆地,汇入官厅水库,经过调度放水入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终于用上黄河水,沟通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也代表着两河首次“牵手”,首次开启跨流域生态补水。下图示意引黄入京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万家寨引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荒漠化扩张B.解决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
C.缓解晋中南用水紧张D.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水资源
2.引黄入京生态补水主要解决(     
A.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的扩大B.北京市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C.世园会和新机场生态环境用水D.永定河通航条件,发展观光旅游
2022-01-3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读“引汉济渭”工程图,完成“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2022-01-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文科地理试题

9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1.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 (     
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
B.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
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
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
2.“一带一路”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1-29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关于图中序号④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B.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C.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2022-01-2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科)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